——写在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
34年,498752人次、168.108吨热血……一串串数字背后,是通辽人万众一心为生命接力的“热血”大爱。
(相关资料图)
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为“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活动口号是“捐献血液,分享生命”,目的是感谢无偿献血者为挽救他人生命做出的贡献,呼吁更多公众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建立高质量的血液安全供应保障体系,鼓励青年群体,特别是团员青年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发挥团员青年无偿献血生力军作用。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向每一个无偿献血的凡人英雄致敬!
168.108吨热血,铸就大爱通辽
血液是生命之源,事关民生福祉。
多年来,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将血液供应保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服务,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挥重要统领指挥作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无偿献血工作与保障群众看病就医同步安排部署,积极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帮助血站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安全;市中心血站时刻把献血者健康和输血患者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不断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提升优质服务能力,狠抓血液质量安全,用真心、爱心、责任心筑牢“血液堡垒”,为保障全市人民的用血需求和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志愿者、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爱心付出,让一个个生命再次鲜活、圆满,也推动着我市城市文明的发展。
截至目前,通辽市已经8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1340名献血者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其中24人获得“终身荣誉奖”,2名志愿者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通辽市中心血站建站以来先后荣获15次国家级、15次自治区级、8次市级和40余次部门级表彰奖励。
据通辽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石海鹏介绍,自通辽市中心血站建站以来大约有498752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共献血168.108吨,无偿献血在通辽已蔚然成风。
一滴滴热血,汇聚成大爱通辽,丰富着城市的内涵,彰显着城市的温度。在“多方奔赴”,共同守护下,我市无偿献血人数、献血量连续增长,血液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千千万万个患者因此受益重获新生。
498752人次,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从事不一样的职业,来自不同的领域,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但他们有一个统一且光荣的名字:无偿献血者!
爱心涌动,数字是最好的证明。累计498752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在通辽营造了“无偿献血 助力生命”的文明新风尚。
6月2日,市民姜继飞完成了他人生中不知多少次献血。姜继飞是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自1998年12月28日第一次献血体验后,他就再没有停下过脚步,由一年献一次血到一年献两次,再到每年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他把用来奉献的时间利用到最大化,唯恐错过一点,唯恐做得不够。从第一次献血至今已过去25年,他的献血总量已达14400毫升。
在坚持献血的25年间,姜继飞的亲戚朋友不理解他,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劝他不要献得这么勤。每每这时,他总是用科学来说服他们。
“很多人对献血有误解,我觉得首先献血是做好事,是能挽救别人生命的大事,帮助别人会让我快乐,让我心里有很强烈的满足感。其次,献血让我变得更自律,为了献血我非常注重健康,坚持锻炼,自己也受益,以后我也会以身作则,坚持献血的。”姜继飞不仅是献血量过万的固定无偿献血者,还是无偿献血志愿者,他多次组织动员身边的同事、学生和亲朋好友积极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承担着全市无偿献血宣传及采供血工作,他们不讲条件讲奉献、不争私利争担当,全力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安全,并争当献血排头兵,他们就是通辽市中心血站职工。据统计,血站干部职工中有32人献血量达2000毫升以上,9人达10000毫升以上,4人达20000毫升以上。
近年来,我市涌现出越来越多无偿献血“英雄”,带动更多的团体和个人主动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中来。
199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3日,我市累计无偿献血70000毫升以上有1人,40000毫升以上9人,30000毫升以上21人,20000毫升以上有88人,4000毫升以上有4506人,1000毫升及以上有47124人。
一个个献血故事,记录着平凡人的爱心故事;一支支献血队伍,见证着数万无偿献血志愿者无私的奉献;498752人的大爱,发挥出无限的正能量,凝聚着这座“热血”之城蓬勃向上的温暖力量。
记者 王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