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要闻 >

湖南湘西州:地质旅游热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寒冬时节,湘西山区被大雾笼罩,寒气刺骨,记者坐在施成富老人家中却感觉暖意融融,火塘的柴火烧得正旺,上面吊着的腊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时,曾围坐这里。那时这个纯苗族村寨还是个深藏在大山里的“穷旮旯”,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600多元,不少人家的唯一电器是电灯。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在这里诞生后,湘西州建立了“精准扶贫+地质旅游”的模式,依托于花垣县古苗河省级地质公园建设,十八洞村以岩溶地质遗迹为资源大力发展地质旅游产业。

十八洞村村长龙吉隆语带自豪,板着手指数起了地质公园给村里带来的巨大收益:“今年国庆节,村里一天平均游客2万人,8家农家乐生意火爆。18名村民在刚建好的山泉水场上了班,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钱,还有五险一金。现在不仅水、电、网、路都通了,还有无线网络覆盖全村。去年村里人均纯收入已达8000多元。”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古斯舞被古丈县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列入园内民族风情表演项目。只见头戴稻草帽、身裹稻草裙的十几名“茅人”正在围猎一只“老虎”,他们时唱时跳,在亿万年海底变迁形成的红石林天然舞台上,再演了一场土家族先祖渔猎生活的茅古斯舞。

今年80岁的李云富,自红石林地质公园建成后,就在这里表演茅古斯舞。“一天2场,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已经很满足啦。家里还种着椪柑、八月瓜、茶叶,一年收入有万把块钱,去年就已经脱贫啦。”?灯鹣衷诘纳睿褊穷宓睦弦成侠挚嘶ā?

湘西州拥有五龙山县国家地质公园、古丈县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凤凰县国家地质公园、永顺县猛洞河省级地质公园、吉首市德夯省级地质公园和花垣县古苗河省级地质公园。

自治州利用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资源优势,助力20个贫困乡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将地质旅游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积极改善软硬件条件,极大促进了地质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湘西州国土资源局局长高文化介绍。近年来地质公园拉动旅游业快速发展,2012年~2016年,全州地质公园累计接待游客8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8.6亿元。地质公园景观游新增餐饮、住宿、旅游产品销售、导游讲解、民俗表演等旅游服务就业岗位8.6万多个,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9万余人,人均年收入2.3万多元,通过建设地质公园直接实现20个村整村脱贫。

“德夯,苗语的意思是‘美丽的峡谷’。这里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形成了许多断崖、石壁等地质景观。”在德夯地质公园内,讲解员杨丽丽向游客详细介绍地质遗迹,清脆的嗓音在峡谷中回荡。她以前在吉首市里打工,挣得不多还非常辛苦。经过专业的科普培训之后,这个聪明的姑娘很快就胜任了工作,已成为园区内的金牌讲解员。

古丈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以红色岩溶为主要景观,同时拥有寒武系古丈阶“金钉子”剖面,各种岩溶石林、洞穴,峡谷地貌、地层剖面等,是集游览观光、科研科普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2012年正式开园后,随着近几年投入加大,每年的游客量以50%的速度递增,去年游客量突破30万人次。地质公园也带动了农家乐的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有48户农户开起了农家乐,平均一天接待游客3000人以上。”古丈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平介绍道。

湘西州坚持以地质旅游为主导,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湘西州在地质公园旅游园区及交通沿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形成了以古丈茶叶、凤凰红心猕猴桃、湘西椪柑、湘西腊肉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建成现代农业基地76个,规模种养面积3.5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3.jpg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湖南湘西州:地质旅游热起来,村民腰包...
九芯梦,健康好水梦——专访九芯净水创...
2017短视频行业盘点:风口来袭,快手领...
“一带一路”成我国车企重点布局区域
艾瑞最新报告:B2B2C在线教育平台成行业...
这些二线城市 将成为今年买房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