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焦点新闻 >

普通运营要成为运营负责人,不得不懂的4点运营认知

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的运营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一年的工作和思考心得。不过,本次内容更多的是关于运营认知方面的思考,不会涉及到具体的实操讲解。enjoy~

2017年11月,我正式结束了在一家创业公司将近1年多的运营工作,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回首这一年,从公司最开始的30人时加入,到离职时公司已经扩张成为500多人的中型公司,一路走来,有苦有乐,虽有诸多遗憾,但更多的却是收获。而且这次的收获与之前的工作经历有非常大的不同。

如果说之前我在运营方面的成长是线性成长,那这一年的工作经历则是让我的能力有了指数级的提升。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之前,我吸取的营养更多是来自于日常工作内容中的积累,包括做的新媒体,做的社区,做的活动,做的项目,做的合作等等。

例如,我做的活动越多,我的活动经验就越来越丰富;我合作的项目越多,我的执行就越来越好;我写的文章越来越多,我对于内容的感觉把握就越来越成熟等等。

这样的成长对于运营小白,或者刚入行的普通运营者来讲肯定是没有问题,甚至是多多益善的,而作为一名有着“一定运营经验”的我来说,这样的成长似乎已经无法满足。

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我就在不断再思索未来的出路,包括尽快提升我运营的段位,不再拘泥于具体的项目,活动,内容,而是从更高的维度去看运营这项工作。

很高兴的是,或许老天听到了我的思索,故安排了我与这家公司的缘分,在为公司效力的这一年多里,我得到了我想要的。

所以今天也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一年的工作和思考心得。不过因为篇幅有限,本次内容更多的是关于运营认知方面的思考,不会涉及到具体的实操讲解。

我再次强调,本篇文章不会涉及到任何的运营实操讲解。

01 运营要聚焦主要矛盾,先做减法,做深做透

在我和很多初创公司的运营团队交流时,我发现大家刚开始的打法都很奔放,大开大合。比如上来就规划好要做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等。总之各项计划列的非常的周全。

我刚开始也会犯这样的毛病,刚到公司时,我接手了很多工作,包括几个公众号的运营,微博,社群等等乱七八糟都有。当时刚来也是干劲满满,认为凭我之前的工作能力,再配上几个小朋友,这些产品的运营完全不在话下。

我甚至还列了一份详细的工作流程计划表,包括每天要做什么,谁来做等等,总之不可谓不详尽。

但是做了之后,我才发现,我高估了自己以及同事们的力量。我们虽然把这些工作都接手起来,并开始运营了,却发现其实做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并且我们运营的这些东西始终无法达成老板最想要的目标:

拉来源源不断的实际转化用户。

是的,我们发了微博,发了公众号,运营了社群,一切都貌似运营的井井有条,但这些并不能拉来实际的转化用户,那我们运营它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是在为了运营而运营。

相信这种问题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非常常见。

但对于创业公司,创业团队,这样的运营等于慢性自杀。

因为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每一天都是宝贵的,当这一天你无法尽快达成公司的主体目标,那公司离死亡线又会更进一步。

所以那时的我也很焦虑,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我当然也非常想帮助公司尽快找到破局点,但手上的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主要目标工作都进展缓慢。

后来老板找我谈了谈,建议我暂时不要在这些没有产出的工作上浪费时间,集中一点去打,尽快做出点成绩出来,如果当前的工作没有产出,那就可以先放弃掉。

有了老板的首肯后,我们就很轻松了,我们果断不搞微博了,天天更新并不会第一时间带来转化用户;公众号我们也暂时不更了,少发几篇文章公司绝对不会倒闭。我们集中所有人员去快速推进微课和社群项目,用微课把社群做起来,再通过社群进行转化,最后终于达到了获取大量目标用户的目的。

而在做这些的过程中,我们又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开启了公众号的运营,以及其他模块的运营,只是相对于最开始,我们的这次的运营是有目标,且无比明确的。

直到我离开这家公司时,这套运营手段依然在为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客。

抓住当前产品的主要矛盾,

所以这是我在这一年里领悟到的第一个认知,无论是推广矛盾,还是活跃矛盾,还是留存矛盾,集中所有人力资源,集中去解决。

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其他的部分,也都会慢慢盘活。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普通运营要成为运营负责人,不得不懂的4...
靠社交媒体走向世界,捧红韩国防弹少年...
524亿美元!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部分资产
无人驾驶的赛道上,英特尔做了这几件大事
科技让房价出现拐点,房价将走向平民化
不再只下棋的谷歌 A.I. 开始探索外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