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产经 >

浙江海盐:运用云媒“农富通”打通信息助农新渠道


(资料图片)

中新经纬11月15日电 (朱微敏)“蓝龙虾每斤70元、太秋甜柿每斤25元……”收获的季节,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浙江省海盐县,一批批特色农产品集中上市。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当地的农户显得十分淡定。由于一款数字化应用——云媒“农富通”的上线,让农户们只要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市场行情、掌握销售主动权。

11月10日,海盐县于城镇举办第一届蓝龙虾文化节,农户陈华养殖的蓝龙虾以16厘米的长度和91.1克的重量拔得头筹,成为今年的“虾王”。就在陈华喜获荣耀的时候,该镇500亩稻田里的50000余斤蓝龙虾相关销售信息也通过云媒“农富通”与当地媒体平台联动对外公布,网上和电话订单随之而来。“现在稻田里养的蓝龙虾亩产产量在120斤左右,今年预计可以赚40多万元。”陈华说。

云媒“农富通”应用是海盐县委宣传部、县传媒中心联合开发推广的数字化改革项目,它立足“媒体+服务”,采用定向推送、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将目标人群精准定位为三农群体,农户动动手指,即可实现与媒体的有效互动,既能及时了解三农新闻,也可发布农产品信息、求助信息等,还能与媒体联合推介当季特色农产品。一改往日对农宣传只有过程没有结果,只重视覆盖面没有精准性的情况。

据了解,云媒“农富通”构建了“5+N”协同合作模式,联合全县近100家单位,为三农群体服务,其中“5”为县农业农村局、县气象局、县应急局、县农信联社和县供销社,“N”为全县党委、政府机构。同时,明确重点服务对象为“3+N”,“3”包括1100多家家庭农场、100家青年农创客和10家农业龙头企业,“N”是云媒应用计划与联盟成员协作,服务更多三农对象。

“能不能帮帮我们,2万斤包心菜快要烂在地里了。”今年初,海盐县传媒中心收到了一位来自秦山街道杨柳山社区农户的求助信息。“今年受疫情影响,外省收购商明显减少,我们的销售渠道变窄,尽管有少部分车子来收购,但收购量远远小于我们的产量。今年温度高,包心菜长得快,再不收割,只能烂掉了。”杨柳山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国忠看到滞销的包心菜,焦急万分。他表示,由于嘉兴本地和上海地区的疫情,导致杨柳山社区500多户种植户的近100万斤包心菜滞销。

通过广泛调查了解到,除了秦山街道,海盐各地也存在类似情况。但由于涉及农户分散,滞销蔬菜数量庞大,短时间内出现了信息“梗阻”。“新闻一经报道,的确有很多供销信息反馈了回来,但是信息庞杂,农户本身又不能第一时间知道。全靠一一去对接联系,效率低且工作量巨大。”县传媒中心的朱小芳说。

如何打赢这场“包心菜保卫战”,在海盐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县传媒中心紧急开发云媒“农富通”应用,以数字化手段智慧助农。“云媒农富通应用重塑了原有的内容生产流程,颠覆媒体本位,而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大数据来挖掘农户需求,实时呈现,根据他们的诉求进行新闻策划和报道,再将新闻传播推送至更大范围。”县传媒中心总编室主任李岩表示,得益于直接精准对接农户,加上大数据分析和政策中枢规整等优势,很快各地的供需信息直达农户手中。不到1周时间,杨柳山村的100万斤包心菜销售一空。

“供需信息和价格直接发到农户手机里。包括政府紧急提供的物流货运渠道和防疫“海盐安行码”申报信息都通过这个应用发布,整条销售链就打通了。”王国忠说。“本来大家都很担心菜卖不出去,现在好了,外面车子可以进来了,价钱也好,相当满意。”菜农陈爱宝说。

目前,云媒“农富通”应用正在进一步迭代升级,将推出用户满意排行榜单、农户直播带货平台等服务功能,为评价媒体服务功能效果、百姓满意度反馈提供更直观的参考。(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