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7日,正冲刺北交所上市的上海欧普泰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普泰”)迎来了半个月内的第二轮问询。
此轮问询重点关注了欧普泰收入确认的谨慎性、募投项目的必要及合理性、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等四个问题。问询函明确要求欧普泰及其保荐机构、申报会计师再次进行补充说明。
(相关资料图)
对“收入确认”一问再问
欧普泰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上海交大学子科技创业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学生创业培训。2008年开始,公司主要专注于光伏行业的自动化检测、生产设备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并逐渐扩展至人工智能AI视觉检测系统解决方案领域。
2021年7月,欧普泰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迎着光伏的风口,欧普泰开始冲刺北交所,2022年6月底正式获得受理。
7月4日,北交所的第一轮审核问询就不约而至。围绕着业务与技术、公司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募集资金运用,问询函提出了12个问题。8月4日,欧普泰及中介机构对第一轮问询给予较详尽的回复,接近800页的内容。
然而,北交所的第二轮问询在8月17日接踵而至。对比两轮问询函,直通北交所发现北交所始终对欧普泰的收入确认谨慎性、第四季度收入占比高合理性、募投项目必要性合理性,以及重大事项及风险提示等事项存在疑问。
比如,对于欧普泰这类存在从合同签订到终验一般周期的企业,不同类型客户的收入确认周期存在显著差异。
欧普泰销售光伏检测设备等硬件,当发货至客户后,无需安装调试的经客户签收时点确认收入;需要安装调试待安装调试完成经客户验收时点确认收入。而在涉及到销售视觉缺陷检测系统时,在交付客户后经客户验收时点确认收入;技术服务收入,则于服务完成时点确认收入。
在实际操作中,欧普泰以初验作为收入确认时点。并且,欧普泰在报告期内还对收入成本跨期事项进行了差错更正。由此,交易所在第一轮问询时就要求公司说明验收确认收入的情况下,以初验作为收入确认时点是否谨慎合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的要求,是否符合行业惯例等。
在第一轮问询回复内容中,欧普泰分门别类进行举例说明,以此来回应北交所的问题。只是,这并没有完全打消后者的疑问,反而是提供了新的疑点。
由此,在第二轮问询中北交所进一步就回复中涉及的与晶澳太阳能、宁夏小牛的两个合同举例提出疑问,要求欧普泰补充说明。甚至还提出欧普泰以终验法模拟测算报告期业绩情况是否合理,是否影响发行上市条件?
募投项目必要性合理性受关注
关于收入问题,北交所还重点关注到欧普泰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的问题。根据招股材料显示,2019年至2021年报告期内,欧普泰的第四季度收入占比分别为55.26%、49.24%、43.45%,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且显著高于可比公司。
尽管欧普泰在第一轮问询回复中对此给予了说明,但是北交所仍以事实例证再度提出质疑。北交所要求公司再次说明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信息披露是否准确等问题。
可见,北交所对收入确认方面之深度和细节之处的考察十分谨慎,欧普泰在此则更需要花点功夫了。
除了聚焦在收入之外,北交所还将注意力放到了欧普泰IPO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在对第一轮问询的400多页回复中,欧普泰较详细地列举了募投项目及相关情况。
然而,这同样提供了新的疑问。
在第一轮回复中,欧普泰称自身目前无自有产权厂房,生产及办公场所均为租赁方式取得,存在租赁到期无法续租的风险。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用于土地购置、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用于自有厂房办公等场地建设,以保障未来持续稳定生产经营的场所场地需求。
因此,这笔募投资金中约73%,即1.54亿元将用于固定资产投入,包括土地购置费用2025万元,建筑工程投入1.14亿元,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费用1993.05万元。
而此前2021年末固定资产余额仅为346.74万元,现如今募投固定资金为2021年末固定资产余额的44.45倍。
这相差几十倍的固定资产投入,着实引人注目。北京所自然也看在眼里。
对于这样投入大额募集资金去买地、建厂、购设备的行为,北交所在第二轮问询函中要求欧普泰说明是否谨慎、合理?短期是否将存在大额资金闲置,是否可能因募集资金过高而不当加大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除此之外,欧普泰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故而产能情况无法确定。并且对于作为主要产品的光伏组件检测设备与视觉缺陷检测系统,公司目前均不存在大规模工业化、自动化的流水线生产情形。
这就不免让市场存在公司上市仅是为了“圈钱”的疑问。
为此,北交所直接提出疑问:本次募集规模与欧普泰生产规模及未来市场空间是否匹配?短期是否将存在大额资金闲置,是否可能因募集资金过高而不当加大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要求补充披露重大事项及风险提示
除了这些眼前看得见的疑问之外,北交所还要求欧普泰对重大事项及风险提示给予进一步说明。
比如,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各部委陆续出台政策以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光伏行业在近年来更加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的推动下,我国光伏市场将保持较快增长。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在70-90GW之间,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光伏行业企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赶上风口,顺势而为。欧普泰近几年营收成绩表现亮眼。
根据招股说明书及首轮问询回复显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欧普泰营业收入分别为2,843.72万元、9,422.33万元及12,430.44万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达到65.02%。
除了增长率外,欧普泰市场市场占有率也较高。截至2021年底,全球主要光伏组件厂商的光伏组件产能中约43.67%采用了发行人的光伏组件检测设备。
然而,欧普泰2021年末固定资产余额346.74万元,固定资产规模较小且发行人主要生产环节为设备组装。除此之外,欧普泰主要产品光伏检测设备、视觉缺陷检测系统的平均售价均呈下降趋势。
不过,视觉缺陷检测系统2021年毛利率却反其道而行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北交所提出,欧普泰在招股说明书仅披露了光伏检测设备毛利率下滑风险,未披露视觉缺陷检测系统毛利率下滑的潜在风险,要求再次补充披露重大事项及风险提示。
尽管部分疑问北交所已在第一次问询中有所涉及,欧普泰也做了相应回复。但是显然北交所对于其具体的操作和细节部分还是存在疑问。北交所要求欧普泰与保荐机构需在20个工作日内对问询意见逐项予以落实。
那么,欧普泰这一次闯关北交所能否如愿以偿?这要交给时间解答。
来源:直通北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