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环球经济 >

51家企业闯关北交所,一半是“专精特新”

又有一家企业欲从创业板转战北交所!

5月12日,湖北宜昌企业一致魔芋(839273.NQ)获北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五矿证券。

一致魔芋主要从事魔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9月,一致魔芋曾进入创业板上市辅导。三个月前,这家公司才提交了变更拟上市板块的申请,申请由深交所变更为北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一致魔芋还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统计,已获北交所受理、尚未上市的51家企业中(不含审核状态为“中止”“终止”的企业),有26家是“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一半。

可以预见的是,“专精特新”企业正在北交所扎堆绽放。

-1-

51家公司北交所排队

一半是“专精特新”企业

截至目前,北交所共有89家上市公司。其中,有57家上市公司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占比高达64%。

不只已经上市的企业“专精特新”属性强,正在闯关北交所的公司中同样藏着不少“专精特新”企业。

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统计,正在闯关北交所的企业(获北交所受理,不含中止/终止审核的企业)中,有一半是“专精特新”企业。

具体来看,审核状态为已受理和已问询的“专精特新”企业,总共有15家;2家“专精特新”企业获上市委会议通过;暂缓审议和报送证监会的“专精特新”企业各1家;通过注册、尚未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有7家。

这26家“专精特新”企业中,还有11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审核状态代表了企业闯关北交所的具体进展。

距离北交所上市近在咫尺的是通过“注册”的企业。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0家企业通过北交所注册(尚未在北交所上市交易),“专精特新”企业就占了7成。

冲在最前面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为邦德股份(838171.NQ)、荣亿精密(873223.NQ)、大禹生物(871970.NQ)、科创新材(833580.NQ)、灿能电力(870299.NQ)、天润科技(430564.NQ)、凯雪冷链(831463.NQ)。

其中,凯雪冷链、荣亿精密、大禹生物、科创新材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审核状态为“已受理”的企业,相当于站在北交所上市的起跑线。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统计,截至目前,有11家企业的审核状态为“已受理”,“专精特新”企业占了6成多。

刚踏上起跑线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为一致魔芋(839273.NQ)、合肥高科(430718.NQ)、雷特科技(832110.NQ)、中网华信(870298.NQ)、众诚科技(835207.NQ)、康比特(833429.NQ)、欧康医药(833230.NQ)。

其中,一致魔芋和众诚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除了“专精特新”企业扎堆北交所,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还发现,五一过后,北交所加快了审核步伐。

5月5日至今,北交所共审核了19家企业,其中12家就是“专精特新”。

-2-

北京、河南、浙江、山东

排队的“专精特新”占一半

从注册地来看,这26家正在闯关北交所的“专精特新”企业,共分布在中国13个省市。

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统计,分布在北京市和河南省的“专精特新”企业最多,各占4家;其次是浙江省和山东省,两地的“专精特新”企业各占3家。这4个省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占了54%。

自北交所成立后,各个省份就开始鼓励自家企业赴北交所上市。而作为“专精特新”企业的聚集地,不少省份也加大了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力度。

北京市是北交所的大本营所在地,这次更是卯足了劲儿。

早在去年9月14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就一同调研了北交所。随后的国庆节前后,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全国股转公司又举办了多场北交所上市专题培训会。

为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北京市堪称大手笔:获得北京市“专精特新”称号的中小企业,可享受300-1000万元的补助。

除了这4家正在冲刺北交所的企业,北京市还有很多“后备军”。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北京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7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09家。“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北京市众多产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和骨干力量。

河南、浙江、山东三省也是“专精特新”企业储备较多的省份。不仅如此,它们的目标也很大。

据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至少有15个省明确制定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具体目标。

其中,浙江省计划2022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山东省提出到2025年培育出4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00家;河南则计划2022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事实上,“专精特新”并非新名词,早在2011年工信部便提出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只是一直没有这两年的如此明显的动静。

2021年,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密集出台多个文件,明确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同年7月底,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专精特新”首次和“补链强链”“卡脖子”联系到一起。

至此,发展“专精特新”开始受到更加关注。尤其是北交所成立后,“专精特新”企业俨然如众星捧月。

而“专精特新”企业也没让外界失望。

来源:直通北交所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双减政策实施后 非学科类培训服务价格...
1天赔付25万元 阳光人寿淮安中支高效完...
富国基金宣布发行失败 年内72家公募基...
招商银行首次发行乡村振兴主题 绿色金...
泽达易盛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该...
拟1元回购并注销业绩补偿股份 安徽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