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银行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助力经济体融合互通

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2022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发言表示,多边央行数字货桥项目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充分复用现有基础设施,实现不同央行数字货系统间及其与传统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间的互联互通。

此前,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等联合发布的报告《货桥项目:央行数字货助力经济体融合互通》公布情况,多边央行数字货桥项目成功完成了基于四种央行数字货的首次真实交易试点。在六周时间内,来自四个不同司法辖区的20家商业银行通过货台为其客户完成跨境汇款和外兑换业务共计164笔,总额折合人民超过1.5亿元。

“拥有本国央行数字货系统不是参与货桥项目的先决条件。”穆长春称,央行数字货应用于跨境场景需要考虑各司法管辖区不同监管要求和技术标准异构。货桥在业务设计之初就建立了基础设施对接模块,可兼容多种对接模式,包括跨境收付双方均有各自的CBDC系统,或其中一方尚未建成CBDC系统等。

具体来说,货桥可与本国央行数字货系统对接,支持央行数字货系统与货桥间的资金转移;还可以与现有的传统支付系统(如RTGS或FPS)对接,支持尚未发行央行数字货的司法管辖区参与者在无需建立自己的央行数字货系统的情况下,在货桥上发行央行数字货,而这一发行可以通过从本国RTGS的相关银行账户中扣除等额资金来实现。通过对接模块,还可以增加货桥的可扩展,降低货桥参与机构接入成本,使更多参与者能够参与其中,提升跨境支付的覆盖范围。

在谈到货桥的技术架构时,穆长春表示,“我们为货桥搭建了一套系统,其核心是货桥区块链。货桥项目采用了乐高积木式的架构即模块式架构。与‘囱式架构’相比,模块化架构的优势在于它允许模块之间的互动和协同、大幅度降低合规及监管成本,提升多国(地区)间业务治理、监管和政策体系的灵活度和适应能力。”

在被问及货桥为何使用区块链技术时,穆长春还谈到,区块链技术虽然不是最适合支付系统的技术,但考虑到货桥参与方众多,各司法辖区的跨境支付监管制度、资本流动管理制度各有不同,为了更好地解决多方信任和隐私保护等问题,去中心化的技术路线是较为适合的选择。

同时,通过交易执行和存储的解耦等技术设计,货桥区块链实现了低延迟和高能。展望未来,穆长春表示,随着Dashing共识协议的部署(目前已在测试中),货桥区块链也将在跨境场景中实现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提供更优的支付体验。

多边央行数字货桥项目力求打造以央行数字货为核心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扩展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旨在通过覆盖不同司法辖区和货,探索分布式账本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助力经济体融...
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
贵阳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43.89亿元 不良...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已满一年 ...
六大行9个月赚了1万亿 宇宙行工商银行...
光大银行2022年前三季度金融服务质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