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焦点新闻 >

“大数据+小窗口” 做好财政经济运行分析

一、确立“大数据+小窗口”的分析思路

防范财政运行风险是专员办就地履行财政预算监管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浙江专员办以季度财政经济情况分析为抓手,实现了防范财政运行风险的常态化监管,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财政经济运行分析模式,有效地实现了事前、事中的过程管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牢牢抓住预算这个核心,将“中央预算收入执行和国库业务”工作与财政运行风险监管相结合,研发上线的浙江省国库收入监管平台,成为分析强监管的“利器”。采取“大数据”思维嵌入预算管理,平台横向实现税务、海关、财政多部门的全覆盖,纵向实现省、市、县三级的全覆盖,将浙江省各个地区收入数据全部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小窗口”思维聚焦财政收入,实现对财政热点和地区发展特色的“两个拓展”,采用纵横结合的方法,分析、监控财政经济总体趋势、结构特点、存在风险等内容,以财政收入“小窗口”反映驻在地财政经济运行的“大情况”,为全国财税改革和经济走势分析提供浙江样本,为日常监管提供精准的方向。

二、构建丰富稳定的数据渠道

获取有效、丰富的基础数据是分析的关键和基础,专员办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获取稳定、动态、准确的基础数据。浙江专员办依托浙江省政务信息改革的东风,积极推动信息联网,在数据渠道上下功夫,充分运用浙江统计局网站资源获取地方经济运行数据。积极拓展与相关部门的数据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与浙江省财政厅建立的联动机制作用,获取地方财政收入等财政运行相关数据,与人民银行建立电子传输渠道获取国库每日入库收入数据,与国税、地税、海关部门建立数据传递机制获取分税种、分行业税收数据,为财经形势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注重了解负责具体工作的部门关于数据产生场景、具体口径等情况,确保收集的数据精准有效。

三、发挥专员办预算监管的独特优势

强化数据分析的独特性、独立性。专员办的分析优势主要体现在从财政视角,独立客观地分析问题,既发挥财政的优势,又强化与业务的有机充分结合,做到分析专业客观全面。一是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包含经济运行情况、财政收入情况、财政收入特点(分行业、税种特点、区域)、重点问题分析等内容,形成稳定、高效的分析模板,实现分析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二是坚持独立分析原则,对日常收集到的信息和问题必须使用地方财政经济数据验证,保证观点得到数据支撑,提升分析科学性。三是坚持部门间的互动,分析过程中注重与相关部门沟通,对发现的现象和问题及时了解实际情况、听取专业意见、夯实分析结论,使分析结论更加地客观有力。

四、工作成效初显

转型以来,浙江专员办坚持以财政经济运行分析为抓手,有力地提升了监管工作的精准度,为宏观财政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有效地发挥了派驻的优势。一是有效服务重大财税改革。如,在对2017年度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中,发现浙江地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幅明显,结合统计局相关分析报告发现了浙江地区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契合浙江在“一带一路”战略三项定位中“网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定位,有力地印证了政策的实施效果。依托收集到的数据开展调研,形成上报的调研报告《从嘉兴财政运行看浙江经济发展》,在财政部“三优”评选中获一等奖。二是有力提升监管工作的精准性。开发的可自动生成疑点的分析工具,为发现和筛查风险点、提升地方财政收入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限售股个人所得税执行情况核查中,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验证,结合税收规模和结构分析,锁定了个人所得税收入异常高的地区,进行倒查核实,发现了问题,并要求整改规范,有力地维护了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南京人才新政落户现场:为什么愿意来二...
互联网资管大限将至 借贷宝们6月直面生死
迅雷:区块链给了中国一个超越美国的机会
旅游+区块链”跟风创业乱局 去中心化能...
区块链改变旅游乱象 让宰客成前尘往事!
海南医疗旅游产业迎政策支持 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