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互联网金融所释放出的信号是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形成有效的互联网监管长期机制。
随着4月的到来,P2P平台备案登记工作的加速推进,行业出清加速,竞争更加激烈。备案完成后,“剩下”的合规平台将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近日,深耕金融行业多年的真融宝平台创始人吴雅楠在访谈中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经过15年之前的粗放式发展、15-17年的合规化进程、乃至2018年即将迎来的备案潮,我们相信是在完成备案工作之后,行业基础监管环境也初步优化成功。2018年将是行业的一道分水岭,品牌价值将得以凸显,而拥有一流风控团队和技术人才的平台更容易脱颖而出。”
真融宝:历经完整的市场周期检验,方显团队成色
吴雅楠表示,金融行业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风控是这个行业的核心。对于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之前,仍应把安全保障放在平台运营的首位。
在吴雅楠看来,金融风控能力主要依托于平台的团队与技术积累。从投资消费者角度来说,在选择金融产品或平台时也要看到平台背后金融团队的管理以及团队管理下的平台是否经历过市场经济周期的检验。
在过去几年,P2P行业从粗放式发展逐渐转向在监管下合规运营,超过7成平台已退出市场。在此期间,即发生过“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也遇到过“信任危机”集体质疑声中的行业低谷。大浪淘沙下,仍能茁壮成长不断提升平台规模与行业地位的平台,无疑是成色十足,而真融宝很确幸的正是其中之一。
如果把之前这一轮行业发展与洗牌定为一个“市场周期”,那么即将迎来的“备案大考”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预示着这一轮周期的结束和新一个周期的起点。对此,拥有20多年金融风险投资与管理经验的吴雅楠显得信心十足,真融宝团队已拥有足够应对任何市场挑战的人才储备基石。
人才要“引”更要“育”,互联网金融头部企业需作为
除了积极完善信息披露指标,配合整改以应对到来的备案审查,已经启动集团化战略的真融宝更是忙着企业人才“自育体系”的完善。
在真融宝,除了董事长吴雅楠拥有20多年的投资管理经验,CEO李强、COO张晓亮、CTO代里琦等核心骨干也均是来自BAT、领英中国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的精英人才,近日CRO张子军亦入选北京市互联网金融风控人才前五名。在创业初期,真融宝创始团队的丰富经验给与了平台发展很大的帮助,可以说真融宝的成长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战略的成功。
“不管任何行业,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目前中国金融业人才缺口极大,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更多的互联网与金融跨界整合能力。数据显示,未来两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年均新增岗位约47.5万个,累计全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缺口将超过百万人。
对与庞大的人才缺口,吴雅楠表示:“虽然说金融科技可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但在作为新兴领域,行业初期的人才缺口无疑是巨大的,从市场上引进人才的速度远远满足不了旺盛的需求。尤其在高端人才方面,AI智能短期无法替代,行业内部培养或需要头部企业的共同推动。”
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逐渐成熟,业内人员流动性也将进一步下降,“抢人”策略将不再是高速发展的平台首选。尤其是沿着互联网金融个性化、场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即便是未来AI取代行业部分人力,高端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优化内部管理模式,为优秀人才的留用和发展制定完善的成长策略是所有互金企业夯实企业底蕴的必经之路。
据真融宝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真融宝集团化战略的推进,联合友商平台共建互联网金融商学院的计划也在考虑之中,人才要“引”更要“育”,互联网金融头部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行业长久发展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