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6年的一项对全国30个省市的3000多户,1万多人,近百个村的调查,许多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竟达到60%、80%。而这些地区的共同点之一就是饮用水不达标。我们从饮用水帮扶入手,使之成为创新扶贫、精准扶贫的抓手,逐步探索出一条创新扶贫、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狄森讲到,目前我国村镇一级供水大致特点是供水规模小,高峰用水时段集中并且农村居住形式为小聚居,不适合建造大型集中水厂供水。老百姓日常生活用水的水源类型复杂,多以地下水、河水、沟塘水为主,水质含有很多致病菌,是危害老百姓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想要让老百姓得实惠,想要把扶贫工作做到实处,就必须从基层角度出发,考虑什么才是真正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那么针对老百姓饮水安全这个问题,我们联合多位国内水利、饮水安全方面的专家及国内大型水务集团公司,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帮扶工程。通过运用当今饮用水安全工程领域最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采取EPC等方式,打造最先进的饮用水安全建设和管理模式。出水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指标检测要求,同时还做到处理后吨水成本不超过1元,水价低廉,供水到户,让贫困地区百姓满意,既建得起也要用得起,维护的起。做名副其实的“安全饮水”。
解决贫困地区村镇安全饮水问题,让贫困地区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防止病从口入,有利于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广大农民共同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贫困地区安全饮水工程,是一项耗资大、收益差、甚至无收益的公益事业。但是,这是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大民生问题!就算再难做,我们也要努力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