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

为什么中兴、联想这些大品牌销量会被小米、OV超越?

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时,提前布局者,能大口吃肉;转型迅速者,能分一杯羹,甚至有机会迎头赶上;动作缓慢者,慢慢就被甩下了。

先来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0-2013年,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拿真金白银补贴市场,国内四巨头——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和运营商关系好,受益最大,主宰智能手机市场。

第二阶段是2014-2015年,互联网手机开始崛起,小米是这一趋势的领导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登上国产手机第一名的宝座,一时风光无限。

第三阶段是2016年-今,市场又迎来变化,三四五六线的低线城市需求强劲,在低线城市,互联网渗透力不强,线下门店众多的OPPO和vivo成为赢家。

需要承认的是,传统企业被创业企业超越,往往发生在生产结构发生变革的“弯道”时期,而不是市场稳定期。试想在当下技术\渠道\品牌都已经稳定的背景下,想超越华为、小米、OPPO和vivo,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掉队与超越的档口

联想和中兴的掉队发生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期,当时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

彼时,运营商下调补贴、公开渠道崛起是趋势,而渠道的转变将释放用户的需求,在公开渠道,用户的需求会替代运营商需求,成为主导市场的力量。需求的改变也必将导致产品形态的变化,这也意味着切实关注用户需求,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时代出现了机会,小米也没有浪费。小米意识到手机操作系统对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率先打磨MIUI,当时MIUI的工程师甚至会跑到米粉家中请求重现BUG(与此对比,想想联想和中兴在干什么);抓住了市场产品定位的确实,提出性价比的产品定位,将智能手机的价格拉倒2000以下;而且在销售模式上,小米也开创了互联网销售的新打法。

而传统大厂中华酷联,则面临战略选择,继续拥抱运营商,品质没保障,不利于后续发展;主动断奶,意味着有钱不赚,考验企业的战略定力。

在这场转型中,华为脱颖而出。而中兴和联想的转型没能踩对节奏。联想CEO杨元庆曾经批评联想移动:你们太慢了,拿榔头都敲不醒,你们在浪费机会。

而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程中,智能手机市场的产业结构又发生了变化:线下渠道开始发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难以渗透到低线城市,增速放缓。以OPPO/vivo为代表的、在三四五六线城市布满门店的手机厂商,得以快速发展。在数据上的表现是,2016年,线下市场同比增长17.9%,而线上市场同比增长仅为6.8%。而且,OPPO超越华为和小米,成为国内市场第一,vivo位列第三。

OPPO和vivo的表现同样值得称赞。在互联网手机如日中天之际,OPPO和vivo并没有跟进,而是保持一定的战略定力,默默耕耘线下渠道、打磨产品、营销品牌,这里需要说一句公道话,OPPO和vivo也在爬科技树,产品的整体性很不错,系统调校得流畅,“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已经家喻户晓,拍照实力更是紧贴用户习惯。等到线下渠道爆发时,OPPO和vivo便一飞冲天。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遇到风口就能起飞。比如,小米带动了互联网手机风口,但追风的互联网品牌IUNI和大可乐已经关闭。再比如,盲目学习OPPO/vivo铺设线下渠道的一些厂商,现在已经开始收紧或关闭线下渠道了。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为什么中兴、联想这些大品牌销量会被小...
魔法现金帮你算月薪多少才有勇气说“我...
小慧智能机器人,给孩子温暖的陪伴
涌现投资,涌现成功
群众的知心人——社区民警李魁
爱书法更爱美食 金诚集团将中华文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