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焦点新闻 >

“直播答题”爆红,“百万奖金”是馅饼还是陷阱

有人说,2018年的第一个“风口”就是直播答题。以“芝士超人”“百万英雄”“百万赢家”等为代表的在线答题闯关游戏,凭借高额奖金、超低参与门槛实现了病毒式传播……从出现到蹿红,直播答题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便吸引各大平台纷纷加入,奖金额度迅速从最初的一万元飙升至百万元级,单场在线人数也突破百万。不过,随着争议声越来越响,也有许多人认为这种模式走不了太远。

知识竞赛类直播为什么突然这么火?让互联网大佬纷纷撒钱的“直播答题”,狂欢背后有哪些隐忧?“百万奖金”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直播答题类直播一夜爆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直播答题参与方式简单:一个主持人出题,一堆人答题,答对的人能分得奖金。类似的形式此前只见于电视节目,从早期的“开心辞典”“幸运52”到后来的“一站到底”,而在直播中采取这样的形式让人感到新鲜。

其次,不同于电视答题,直播答题面向所有人开放,几乎没有参与门槛。至少从游戏规则上看,这一模式的“群众基础”挺扎实。

第三,冲到最后的“选手”可获得不菲的奖金。当广州某女大学生独得103万元奖金的消息传出,许多人都有摩拳擦掌的冲动。

第四,直播答题吸引了大量平台跟风,短期内给了行业一种“风口”到来的信号。

那么直播平台和互联网大佬们为何看好答题类直播呢,从传播策略来看,直播答题中即使一个用户全部答错,只要他分享12次邀请码并都被使用,照样能拿到现金奖励。这笔奖金可不是白给的,可以看作12个用户的“获客成本”,这12个用户如果也能每人再吸引12个用户,那么呈现出的完全是指数级的增长趋势。

有人算过一笔账,按目前的奖池和人数匹配来看,一个答题用户的“获客成本”大约是3元,总体算下来,用10万元奖金就能换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优质流量,且存留率可观,着实便宜。目前在线答题人数超过100万者已经非常常见,西瓜视频“百万英雄”的300万元奖金场曾显示在线用户数超过300万。

但直播答题模式有先天缺点:模式雷同、缺乏核心竞争力。你能够通过烧钱短时间聚集50万到100万用户,别人也可以。长此以往,新增用户逐渐减少,摊分到的同时在线用户群体与时间也将会越来越少。砸钱买流量的方式很合理,但砸钱砸不出核心竞争力,难以将其他玩家淘汰出去,因此未来的“玩法”肯定得变。

未来盈利模式有两个大方向

君健(互联网从业人员)

直播答题在模式上并没有创新之处。大部分直播答题平台未来的盈利模式无非是以下几点:

一是收取广告费,包括主持人口播、题目植入、贴片广告、硬广、房间装饰,等等,比如“芝士超人”就拿到了趣店旗下大白汽车分期1个亿的广告。收取广告费的最终结局可以是孵化线上综艺大IP,或者打造成“线上电视台”。通过增加用户的在线时长和黏度来提供足够有效的广告曝光,甚至通过孵化衍生节目切入内容付费。

二是提供增值服务,让用户花钱买锦囊、道具、复活卡等。对于增值服务的模式,就是要抓住用户对获奖的渴求以及赌徒心理。要激发用户的赌徒心理,就要不断完善直播答题的各种玩法,划分不同等级的用户群、不同类型题目的房间等,抓住每一个为了赚钱而来的用户。这种模式更像是个有知识含量的赌博场,适合像“冲顶大会”这样的纯粹答题APP。

当然,现在看似风光无限的直播答题也潜藏风险。比如,智能作弊:在当下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搜索引擎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的今天,“外挂”答题很难完全杜绝。换一个角度,或许这一波作弊需求倒是促进了相关AI技术的快速发展。

此外还有法规上的风险。早在2005年,广电总局就发布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当时,对有奖竞猜类节目的奖金额作出规定不得超过一万元。虽然目前暂时对直播平台的有奖竞猜并无限额规定,但监管方的跟进或许很快就会到来。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直播答题”爆红,“百万奖金”是馅饼...
不借助任何屏幕,科学家在空气中完成了...
专捡“共享残骸”的一条龙:今年都能过...
摩拜获10亿美元融资抢得先机 而ofo仍陷僵局
建立一个全新的“星际病毒学”研究领域
手机全面屏可能是条不归路,未来华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