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涌动的共享单车市场,因为出行巨头滴滴的入局变数陡增。1月9日,滴滴宣布正式对小蓝单车进行托管,小蓝单车押金可直接转化为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算是给了遭遇困境、濒临倒闭的小蓝单车一个不错的结局。同时,滴滴还宣布即将上线共享单车平台,不只是有本次托管的小蓝单车,还有此前投资的ofo,以及即将上线的自有品牌单车,未来还将接入更多单车品牌。
滴滴多条腿走路为搭平台
从滴滴声明来看,其在共享单车业务上即将形成三条腿走路的模式:接入投资品牌ofo和托管品牌小蓝车,即将上线自有品牌。未来还将有第四条腿:接入更多第三方品牌。显然,滴滴没有按照常理出牌。许多人对于滴滴此举表示看不懂,在我看来,滴滴此举在意料之中。
滴滴用5年的时间,搭建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目标是覆盖一切出行场景。此前滴滴已基本完成对“四轮车”出行方式,包括专车、快车、顺风车、豪华车、小巴车、公交车、代驾、租车的整合。而共享单车作为最后三公里出行方式,是四轮车出行的重要补充,被滴滴整合是必然。
现在是滴滴整合共享单车的最佳时机。一方面,滴滴本身已经有了可观的用户基础和主要的出行场景,给入局共享单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共享单车市场在经过一年烧钱热战后,用户习惯已经被培养,相关基础设施如城市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在融资40亿美元后,滴滴账面资金储备已经达到120亿美元,也有了加码共享单车市场的弹药。
平台的本质是连接,对连接对象应当兼容并包。
因为滴滴要做的是出行平台,所以投资ofo与收购小蓝车不矛盾,自己做也有可能,接入第三方单车合情合理。口碑有外卖业务,但阿里却投资饿了么,整合百度外卖,同时在美团持有股份;谷歌Android是平台,但它也有Pixel手机;京东有自营电商同时也有平台电商,还与第三方平台如唯品会合作,类似的现象在多个平台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