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

口碑都要双12狂欢了:为什么我看它幸福又尴尬?

口碑确实到了进一步独立时刻。

昨天现场听了支付宝“口碑”平台在上海举行的双12启动发布会。去前,本来觉得无非一年一度的狂欢节,规模绝难跟双11比,不会有多少话题。去也只是感受一下阿里人那种很DIAO的样子。

不过听下来,突然觉有反而有更多话要说。

写东西一直比较啰嗦,但一直比较坦率。你要仔细看到底,才能对得起我的键盘。

相比天猫双11宏大叙事的场面,口碑的双12仪式略显冷清:出席人数自然无法比拟,人马规格更是如此。

不要说阿里集团没有高管过来,连蚂蚁金服、支付宝的高管也没现身。倒是阿里新零售先锋官盒马鲜生老大及高管前来助阵。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这里不是说口碑缺什么支撑。现场,我看到绝大部分都是覆盖全国许多关键区域的商户代表。它们映衬出,口碑确实是一家相当不错的O2O服务平台;我这里也绝不是说阿里、蚂蚁不重视口碑这块业务。否则,当初它们也不会联手投资,并将它置于支付宝体系内,在支付宝APP中给它关键的入口。

但我的真实感受是:这个“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旗下的口碑”,它的面前,既有一幅偌大的壮美画卷,产业机会多多,它有一种兴奋感,但同时,它又有一种好像无法真正彻底释放、施展的能量,充满一点点忧郁。

“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旗下的口碑”,这是我自己的描述。蚂蚁金服的朋友未必乐意。因为,有一段时间,它期望品牌塑造上能更独立于阿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但诸君应该一下体会到口碑的一种微妙情境。“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旗下的口碑”,其实能反映出这个O2O平台的一种幸福与尴尬。

幸福的是,它有着强大的母体,阿里集团是全球牛逼的电商巨头,蚂蚁金服是全球techfin领域当红的炸仔鸡,也是全球目前估值最高的未上市企业之一。而支付宝则是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我不同意那种仅将它视为“支付工具”的说法。

尴尬的是,口碑上面的层级够多,作为一个已经具有相当影响力的O2O平台,它在汇报路线图、更大的决策空间甚至决策半径上,恐怕还称不上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平台”。

这就是今天我所要表达的真实感受:“口碑”虽有不错的口碑,但它还缺乏更多独立的气质。未来,如果不进一步走向独立,它自身不但难有更大的空间,阿里的生态版图也会失去一个更加丰富的机会。

这里不是挑事。我也不是否认口碑的竞争力。

其实,昨天采访环节,口碑CEO范驰披露的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口碑的强悍:2015年9月正式上马,目前每日交易笔数约3000万笔,商家近250万,用户早已突破2亿。此外,支付宝首页流量4000万以上,二级页面商铺领券2000-3000万,每天给商铺导流约1700-1800万。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口碑都要双12狂欢了:为什么我看它幸福...
“焕彩”王清州作品将在淄博市博物馆展出
《终结者2》亮相HUAWEI nova 2s发布会...
新零售时代为什么线下门店不好赚钱 因...
比挣钱更重要的是理财,比理财更重要的...
特种养殖:蛭惠家水蛭养殖更多元化、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