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中华文化人物候选人 | 张继钢:一位编导艺术家的家国情怀

他12岁开始学舞蹈,17岁开始创作,创作舞蹈舞剧近600部,品种之多,数量之巨,品质之高,居我国舞蹈史之冠;尤以《千手观音》《一把酸枣》《一个扭秧歌的人》《肩上芭蕾·东方的天鹅》《解放》《侗》堪称经典,并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和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之重要演出为国家做出贡献。他是张继钢,2017中华文化人物提名嘉宾。

2017年8月18日晚,山西大剧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首演。

300多名演员,五个月的时间,史诗巨制,张继钢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讲述了解放后60多年山西省右玉县一任又一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坚持植树造林的故事。作为总导演的张继钢坦言,该剧的创作灵感萌发于2010年在右玉的所见所闻。

那时,张继钢受邀赴右玉讲课。在去山西右玉的途中,他看到附近土地沙化特别严重,到了右玉俨然是一片“绿洲”。“心里特别感慨,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位县委书记都是拿着一把铁锹,带领全县人民去种树。这种精神很动人,就像一首史诗一样,波澜壮阔,而且细节动人。我们有责任把它变成艺术绿洲,用艺术语言把‘右玉精神’发扬光大。”张继钢说。

而如何创排“前所未有”的主旋律作品呢?张继钢可花费了不少心血。

“这部作品没有样板,甚至我们面前没有任何艺术上的老师。但是我们有那块土地作老师,那块土地、那片山水,源源不断地给予我们灵感,在召唤着我们内心的一种光芒。”张继钢说。

为此,张继钢带领由国内知名词曲作家、影视导演、舞美、服装等组成的团队,先后多次去右玉采风,每次都会为右玉之所见所闻所触动。

锹不离手的县委书记,戴着护目镜怀抱小树苗在漫天黄沙中上学的孩子们,矗立在右玉公路两旁的“小老杨”,在病房里执手相看泪眼的耄耋老人,年轻党支部书记去世后他的妻子送上一把纸锹……面对“感动”,张继钢用艺术的方式巧妙地呈现在舞台上。这些片段被不少观众称为艺术的“奇迹”。

提及剧名,张继钢表示“这句诗用在右玉真是太贴切了”。“《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剧名取自毛泽东的诗词,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下一句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右玉人不气馁、不退让,不妥协,六十年只干一件事,右玉换了容颜,这对于整个人类来讲,都有启迪意义。”张继钢说。

为了能带给观众充满震撼的冲击力,更真实地塑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张继钢和团队不断进行“头脑风暴”,打磨每一个细节。例如这部作品一改合唱演员站在合唱平台上成阶梯状、程式化的站位,首创波浪起伏的造型台,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貌得以真实地还原。

“如果舞台上放了合唱台,那就很假,这样的造型也不好看。我们后来就想到了黄土高原的波浪起伏、高低不平的地貌,便在舞台上呈现了波浪起伏的造型台。所有的合唱人员,站在上面后,高低错落地保证了每一个人的发声。”张继钢说。

而在创作之初,张继钢坦言“没敢叫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顶多就是有几首不错的歌。”而随着“独特的舞蹈在一点点呈现出来”,张继钢觉得“面对这样厚重的题材和人格魅力,只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才可以划等号。”于是,有了合唱与舞蹈《再上黄沙洼》和《十姐妹》。

在排练中,精益求精的张继钢一遍又一遍、一个人又一个人地去纠正动作和表情,包括细小到拿铁锹的姿势。“城里的孩子已经脱离农活儿,拿铁锹的姿势不对,就容易流于作假,我就一点点地让演员们去寻找感觉,告诉他们不是演员,而是角色。在舞台上,大家都是右玉的劳动人民,不仅仅身体语言是,表情也必须是。”

“一把铁锹,播种信仰。”正是因为张继钢对演职人员的“严苛”的要求,这部作品里没有演员,只有被风沙折磨、又要去战天斗地的右玉劳动人民,只有右玉劳动人民的悲伤或欢乐。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中华文化人物候选人 | 张继钢:一位编...
【走进新时代 文化新传承】文化自信的...
张珊珊、张梦羽登酷狗直播天籁巅峰会 ...
唱作歌手蒋蒋登上酷狗直播 一晚售出近4...
缘生文化为文化场馆等提供一站式文化资...
快讯:青岛市孔子文化交流协会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