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维权】
片面对比、收益翻番,分红险销售误导被诟病
“保障全+收益高”“有病保病,没病里面的钱会利滚利”“共享保险公司经营成果”……借着利率下行,投资理财保险刮起了不小的“旋风”,兼具保障和收益的分红险备受追捧,但这款聚光灯下的产品问题也不少。有不少消费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发布投诉帖直指代理人销售分红险时夸大收益、销售误导,退保面临损失巨大等问题。详情>
招商证券交易系统闪崩,股民损失谁赔
14日,“招商证券崩了”冲上微博热搜。沪深两市开盘后,陆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招商证券交易系统出现系统故障,包括交易页面无法成交,无法撤回等问题。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表示,投资者可以索赔,但需要证明系统崩溃与无法卖出导致的亏损或者无法买入导致的可能获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个可能有一定难度。详情>
7成手续费,2年退不掉:退机票难于上青天
机票高额退票费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疫情,部分旅客出行受到防疫政策影响,在非自愿情况下退票,却因各种理由无法得到退款。2021年实施的《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中针对机票退改签问题明确提出,旅客非自愿退票和因承运人原因导致旅客非自愿变更客票的,不得收取退票费和变更费。详情>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问题多,车主权益如何保障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涉及充电起火、实际续航里程缩水的投诉频发,三电系统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重灾区”。详情>
电动车低温续驶里程少200km!涉比亚迪等多品牌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实测10款电动车低温续驶里程数据显示,测试的比亚迪、几何、思皓、小鹏等品牌电动车,低温续驶里程比常温续驶里程申报值低200km。详情>
消费者购上汽大众车后多次出故障,4S店:正沟通
上海的张女士反映,她2021年6月购买的上汽大众一款新能源车,使用没多久先后出现无线充电板无法充电、仪表板黑屏、倒车影像不显示等多个故障。两次联系4S店维修,仍未解决上述问题。详情>
洗车致车漆有刮痕?驿公里先否认后又赔偿两千元
浙江省杭州市的王先生反映,他的汽车在驿公里智能洗车杭州萧北三江加油站站点进行水蜡清洗后,车前机盖左上方车漆出现刮痕,疑为洗车所致。而洗车公司拒绝提供洗车时车辆的录像,也未就车辆出现划痕的问题进行赔偿。但没过多久,驿公里方面和他沟通称,经开会决定,赔偿其车辆补漆费用,并向他转账2000元。详情>
数百名家长中招!“种草笔记”水太深
米西母婴店先是通过大量的小红书素人博主进行推广引流,吸引大量消费者,而消费者在多次下单后,便会被反复拖延或虚假发货,而商家也最终失联。详情>
鉴别“山寨食品”不该交给消费者
在正规食品和三无食品之间,有这样一个灰色地带,游离着另一类独具特色的包装食品,它们通过打擦边球起名,模仿知名品牌包装,在食品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类食品被人们戏称为“山寨食品”。详情>
花1500元只买了一克金!警惕“一口价”黄金销售陷阱
近期,多位消费者反映,自己在线下金店被销售人员诱导购买“一口价”黄金,算下来一克金近千元,部分产品更是高达1500元。详情>
【消费提醒】
3000亿“爱美”市场背后:投诉、赔偿与退市
新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预计2022年医美用户规模将超2000万人。然而,据天眼查数据显示,8.8%的医美相关企业出现过经营异常,7700余家医美相关企业曾遭到行政处罚,400余家相关企业有严重违法行为。详情>
一键授权1292家公司,官方提示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提到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详情>
能见到明星还稳赚不赔?电影投资隐秘骗局频发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十投九亏成为很多电影投资骗局的盾牌,“很多公司根本没有投资份额和资质,拿虚假材料宣传募资,等这些电影上映后,再以‘投资失利’为由退回少部分款项”。详情>
起底退保黑产:投保人30%至60%退还保费被中介拿走
近两年,“退保黑产”链条逐渐成型,即一些退保中介怂恿、唆使消费者退保,以赚取投保人支付的高额手续费。同时,还企图骗取保险公司佣金,形成“两边通吃”的局面。详情>
假酒“现身”线上渠道,业内称行业规范是“解药”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正成为当下主要社交渠道之一,也开始被白酒造假分子盯上。近日,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茅台酒制假售假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在捣毁4个产、储、销“黑窝点”时,现场查获假冒茅台品牌酒成品800多瓶、待灌装基酒3000多斤、制假设备14台、包材2.7万套,初步估算涉案金额达1亿元。详情>
捆绑销售挡住“保质期” 食品标签难辨“真容”
针对老年人普遍反映的现象,媒体走访北京部分超市,调查了牛奶、酸奶、奶茶、矿泉水、巧克力、黑芝麻糊、儿童小食品等近40件商品的标签,结果显示,有部分商品存在标签难以辨认的问题:有的商品生产日期既难找又难认,有的商品配料成分字体袖珍且与包装色靠色,部分捆绑销售促销商品甚至把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都“藏”了起来。详情>
买车变“租车”,二手车平台坑不少
由于消费者购车经验不足、个别二手车企业管理不规范、部分中介机构经营不诚信等原因,二手车消费维权案件数量出现了较快增长。其中,消费者对二手车电商平台的投诉显得格外扎眼,修改里程数、售卖事故车、购车合同外乱收费等行业顽疾,不仅殃及二手车市场声誉,更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详情>
在线消费变“味”,业界呼吁加强多维度监管
盘点一年来的消费维权热点,在线消费成了“套路”消费重灾区。业界呼吁,针对新的消费陷阱,监管应适度增加打击力度。中联律师事务所重庆办公室执行合伙人韩德云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在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领域的执法能力,充分运用新技术及时抓取和识别大数据“杀熟”行为,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大数据“杀熟”现象。详情>
官方公布一批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典型案例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一批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涉及食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和知识产权等领域。详情>
浙江发布2021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涉幸运转盘套路等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2021年度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具体案例包括:诱导美容贷款、频繁成立注销,美容院吸金套路翻新;早教机构突然关门,多部门联合为消费者止损;老人手机莫名购买保险,消保跨域沟通返保费;线上平台订车“低首付”,实则预订退款均受阻;影院删减片尾“彩蛋”,观众要求完整观影权等。详情>
厦门海关发布2021年进口消费品检验十大典型案例
厦门海关发布2021年进口消费品检验十大典型案例,包括进口高价“墙艺漆”甲醛超标、进口某品牌牙刷磨毛不合格、进口笔记本电脑无能效标识及中文说明书、进口旧美容仪未注册强“闯关”、家用净水器所含食品接触材料中检出不允许使用添加剂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