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规划预留高速磁悬浮通道 “超级高铁”要来了?
近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了《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咨询版。该规划提出,将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等六大重要交通廊道,也是首次明确规划高速磁悬浮线路。
在此之前,采用西南交通大学原创技术的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四川成都正式启用,这标志着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从无到有的突破,具备了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一些主要城市群近年来都在规划高速磁悬浮。“超级高铁”真的要来了?
多地规划预留高速磁悬浮线路
2019年,成都在编制其《东部新城综合交通规划》时就预留了成渝600~800公里/小时超高速磁悬浮建设通道。按800公里时速计,成渝两地仅23分钟直达,超高速磁悬浮将迅速促进成渝两座城市加速融合。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第五章“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里提出,“积极审慎开展沪杭等磁悬浮项目规划研究”。
高速磁悬浮对于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的作用明显。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就向第一财经表示,超高速磁悬浮就是适合城市之间有足够客流量的点对点的运输,比如京津、广深、成渝这样的双城之间的客运。
不仅如此,推动高速磁悬浮技术研究应用也是交通强国战略的组成部分。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合理统筹安排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含可变轨距)客运列车系统、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等技术储备研发。
2020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又提出,“发展智能高速动车组,开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客运列车研制和试验”。
“现在推进高速磁悬浮是市场有需求,技术上也可行。”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项目组负责人金朝辉向第一财经表示,通过实验室模拟,高温超导磁悬浮技术原理是可行的,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工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