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哪部作品?”“《次北山固下》。”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这是“暖阳”义教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第二小组的志愿者在为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浩力本召嘎查的孩子进行暑假作业辅导,也是“暖阳”义教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开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场景。
为切实加强对乡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关心关爱,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已连续第三年成立“暖阳”义教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
“暖阳”义教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是今年全国1000支“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之一,由20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组成,配备5名党员指导教师。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乡村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和留守儿童等乡村孩子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知识优势,分别在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伊拉麻图嘎查、科左中旗舍伯吐镇浩力本召嘎查以及库伦旗茫汗苏木奈林塔拉嘎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内容涵盖学业指导、文化体验、素质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有效促进了乡村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针对当前留守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实践团在认真总结志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精心打磨了普法教育、科学实验、低碳生活、诗词鉴赏、民族团结、运动游戏等33门深受孩子喜欢的趣味性课程。此次社会实践时长达906小时,在丰富3个嘎查125名孩子暑假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们的个体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得到当地政府、学校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这是实践团第三年来到嘎查,他们以送教上门的方式为嘎查的孩子送来优质教育资源,不仅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到暑假生活的多姿多彩,同时也点亮了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浩力本召嘎查党支部书记敖宝奎说。
志愿者徐兆宁说:“看到孩子们能够学有所得,我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教育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我们将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引领青年大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以实干实绩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让更多的乡村孩子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帮扶。”实践团指导教师吴白乙拉说。
三年来,“暖阳”义教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始终扎根通辽大地,带领志愿者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用心谱写了一曲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之歌。
记者 王晓飞 通讯员 尹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