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市场 >

熊园:进出口冷热不均背后透露四大信号

中新经纬4月14日电 题:进出口冷热不均背后透露四大信号

作者 熊园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海关总署4月13日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3月中国进出口总值5047.9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4.7%,前值为增长6.2%;进口同比下降0.1%,前值为增长10.4%;贸易顺差473.8亿美元,前值为305.84亿美元。总体看,3月出口不差、进口疲弱,内需不足仍是大拖累。

进口、出口冷热不均的背后,透露出四大信号。

第一,外需走弱,但中国出口仍强,价格是最重要的支撑。一方面,3月全球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美国、欧元区、英国制造业PMI分别下降1.5、1.7、2.8个百分点;同样,与中国出口结构类似的韩国、越南3月出口三年复合增速也有所下降,表明3月外需走弱,这也和3月中国PMI新出口订单下降相对应。另一方面,出口是量、价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价格的权重明显增加,3月外需走弱、但出口同比超预期,说明价格仍是出口的重要支撑。

第二,出口商品结构“两强两弱”:出行链强、汽车链强、投资链弱、竣工链弱。一是箱包、鞋靴等出行相关产品同比大增,指向海外疫情防控放松,出行需求增加。二是汽车出口同比延续超高增速,这也是最近两年中国出口持续的亮点之一。但是,由于本轮疫情影响,上海已有多家车企宣布停产,需要关注是否会对4月汽车出口形成扰动。三是3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低于总体增速,指向全球生产和经济恢复均已趋缓。四是竣工链延续弱势,3月家具、灯具、家电等竣工相关产品均低于总体出口增速,对应海外竣工周期已处于下行区间。

第三,出口国别延续分化,指向不同国家经济恢复存在差异。其中对欧盟、美国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速。

第四,能源是3月进口的重要支撑,剔除能源后的进口增速降幅更大。3月能源进口(原油、煤及褐煤、成品油及天然气)合计382.7亿美元。特别是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价格的影响偏大。

往后看,2022年出口大概率趋于回落,但韧性仍强,短期应紧盯四大扰动因素:一是疫情扰动物流和供应链,二是俄乌冲突不确定性仍强,三是稳外贸相关举措落地情况,四是人民币贬值、贸易环境可能的改善,对出口有提振作用。(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关键词: 国盛证券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天天快播:FTX破产后续:Genesis暂停提...
天天速读:北京17日新增本土“100+366”...
全球速递!V观财报|闻泰科技子公司被英...
成都楼市“双松绑”: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祸不单行!马斯克两公司被起诉
当前快报:中小实体企业数实融合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