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市场 >

大咖连线|对话易凯资本合伙人张骁:创新药市场在触底反弹阶段,要对未来有信心

中新经纬3月29日电 (林琬斯 薛宇飞)“一款药物能否成为重磅产品,核心在于能否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会议室中,易凯资本合伙人、医药与生物科技团队负责人张骁身穿白色休闲装,戴着金色边框眼镜,一落座便打开了话匣子。

3年破格连升两级,4年从高级经理成长为合伙人,化学博士出身的张骁投身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事业至今已有十余年。近两年,他带领团队完成超过40个项目近50亿美元的融资额,在一级市场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保持该领域第一。

易凯资本医药与生物科技团队的投融资逻辑是什么?如何帮助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如何看待政策对License-in模式的转向、创新药上市破发的现象?近日,中新经纬专访张骁,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易凯资本合伙人、医药与生物科技团队负责人张骁 受访者供图

谈License-in模式:市场对其有一定误解

2016年加入易凯资本后,作为企业的独家财务顾问,张骁带领团队陆续完成了云顶新耀、海和药物、长风药业、康乃德生物医药、极目生物、思路迪诊断、思路迪医药等医药生物科技领域企业的融资交易。

2021年起,科创板监管端开始释放信号,强调进入市场企业的“科创”属性。张骁注意到,政策的转向意在推进中国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很快,部分以License-in模式为主的企业受到了波及:2021年9月,科创板否决了海和药物等这类企业的上市申请,并对其自研比例过低等问题提出了质疑,这引发了市场对新兴药企抗风险能力以及技术实力的担忧。

License-in是近年来全球创新药产业较为普遍的权益交易模式。该模式通过向产品授权方约定支付首付款、根据临床试验进度的“里程碑”、销售提成等条款,获得产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进行开发、生产、销售的权益。

张骁解释,该模式在中国流行,最早是因为国内生物科技企业的研发基础较薄弱,国产创新药企业希望把国外优秀的产品尽快引入中国,解决中国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对License-in模式不看好的部分投资人认为,License-in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解决临床需求,扩充企业的产品线,但针对基础科学创新的根本性改变有限。

对此,张骁认为,业内对此模式有一定的误解,“License-in模式并不是说企业引入产品后便不需要研发,以License-in模式为主的顶尖创新药企需要具有强大产品BD及判断能力,临床方案设计、执行及注册申报能力,以及融资能力。”

据了解,新药的研发(R&D)不仅包括临床前研究(Research),还包括临床路径开发(Development),临床路径开发指的是建立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张骁认为,临床路径开发对产品的最终上市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部分投资人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临床路径开发的重要性。

他以治疗慢性丙肝的新药索非布韦为例表示,虽然吉利德通过收购引入,而非自主研发,但这不妨碍它成功上市,且成为当年获批的最重要的新药之一,成为市场“重磅炸弹”。

“一款伟大药物的产生,与是否通过License-in模式引入或者收购并没有太大关系,核心还是产品本身的潜力,是否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张骁表示。

谈创新药上市破发:市场正处于触底反弹阶段

近年来,创新药企掀起一股上市热潮,但2021年开始,创新药企业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现象频频出现,加之生物医药企业哪一年开年?开年IPO陆续“破发”,引发市场消极情绪。投资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是创新药行业泡沫后的红利出尽,还是迎来新机遇的转折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促使市场更加青睐风险资产,瞬间点燃了对生物科技这种高风险高回报赛道的热情,2020年至2021年,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估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泡沫由此产生。”对此,张骁认为,从2021年开始,中国创新药行业进入了一个去泡沫的阶段。

张骁判断,一是因为二级市场的部分资金本来是跟风投的,后来发现行业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又转投其他领域,让整个市场热度变低;另一个原因是,医保谈判、带量采购等政策落地带来的小部分创新药利润的压缩,使得很多投资人对市场预期发生改变,根据短期信号或短期市场政策,对市场空间的判断更加谨慎。

但张骁从这些政策中看到了明确且积极的信号:医保动态调整机制实施、药品准入谈判常态化、医保谈判不追求药品降幅、集采降幅平均数逐渐缓和、新药注册审批时间缩短、同步性更强、罕见病药物积极纳入医保......他表示,现在的创新药行业处于市场底部附近,估值下行的趋势已经放缓,投资机会也在不断涌现。

相比TMT领域,目前医疗领域单笔投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并不多,但张骁认为这种现象十分正常。

他解释,由于TMT行业覆盖范围广,部分领域市场空间、想象空间很大,融资规模与估值体量较高。而生物医药行业,也只是整个健康产业的细分领域之一,和TMT行业的诸多产品的普适性不同,生物医药行业的每一款药物适用的患者群体有限。

张骁判断,长期看,未来随着创新药企业逐渐成熟,价值提升,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会变大,生物医药领域将会出现更多大额融资项目。

“但现阶段,创新药市场的泡沫会影响企业估值匹配,这是投资机构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张骁表示,在特定估值的情况下,市场对好的创新药公司能否成为一个“好的投资机会”存在疑虑,二级市场调整速度较快,但反映到一级市场则相对慢一些,引起估值与实际业绩不匹配的问题。

谈投资:创投机构可提升深度孵化能力

易凯资本的私募融资客户遍及一级市场投资的各个阶段,根据企业所处的阶段及行业的不同,单笔融资额通常在5000万美元至3亿美元。

张骁向中新经纬分享了自己的筛选创新药项目的方法。在企业处于初创阶段,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筛选:第一是,看团队,不同背景的人能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核心业务线的负责人是否有相关专业背景,管理者是否有管理经验等;第二是,看产品或技术是否是靠谱的真创新,比如药物的靶点是否靠谱、药学机理是否清晰,能否真正解决临床问题等。

“初创时期团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公司不断发展,估值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的重要性也会占主导地位。”张骁表示。

在张骁十余年的投融资经历中,他发现,随着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从创投基金到二级市场基金都在不断进入这个富有想象空间的市场,其中不乏跟风投资,但当前国内的大部分新兴生物医药公司还是以跟随性与模仿性创新为主。

张骁表示,一款创新药从临床到真正成药,成功率只有10%。不少所谓的“创新型”以跟进热门靶点为主,创新成色不足,再加上中国创新药行业在基础研究往产业化转化的环节较薄弱,同质化严重,造成浪费。

那么,国内投资机构如何加速被投企业成长,降低投资风险?

张骁指出,对于早期生物医药投资机构来讲,能否更好地降低早期投资的风险,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也需要较强的投后管理能力,赋能被投公司。他指出,优秀的早期投资机构对企业的投后赋能可以是全方位的,如帮助企业招聘核心高管,在品牌打造、政府关系,业务合作等方面全方位赋能等。(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天天快播:FTX破产后续:Genesis暂停提...
天天速读:北京17日新增本土“100+366”...
全球速递!V观财报|闻泰科技子公司被英...
成都楼市“双松绑”: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祸不单行!马斯克两公司被起诉
当前快报:中小实体企业数实融合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