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市场 >

周茂华:中国需对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保持警惕

中新经纬3月18日电 题:中国需对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保持警惕

作者 周茂华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

北京时间17日凌晨,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靴子落地,相当于利空出尽,市场普遍走高。美联储议息会议明确最快于5月公布缩表计划;明确本轮收紧政策节奏快于上一轮,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加息政策缘由

先看四个指标:2月份美国失业率3.8%;2月份美国未经季调的CPI(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7.9%,创近40年高位;目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近9万亿美元,接近上一轮美联储量宽政策资产负债表规模高点的两倍;美联储基准利率0.25-0.50%。从这四个指标看,就业市场取得进展,物价实在太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过于臃肿。

美联储的政策职责主要是围绕就业与物价。从美国职位空缺率及申请失业救济等方面看,美国就业市场仍具改善动能;但美国通胀失控风险在上升,疫情对供应扭曲仍在,国际地缘局势加剧国际能源等商品供需失衡,目前美国物价呈现全面上涨态势。物价上涨速度快于薪资增速,高通胀对美国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削弱严重。

美联储治理高通胀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加息、缩表抑制过热的需求,打压能源及商品价格,并影响市场对通胀的预期。美联储可以通过金融环境收缩、放松间接影响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但美联储对疫情、国际地缘局势导致供给扭曲的影响力很弱。

本次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重心转向抑制通胀;另一方面是,年初以来地缘冲突超预期升温,加剧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引起市场剧烈波动,美联储需要避免不确定性环境下,加剧金融环境过度紧缩。

但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政策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美国扭曲的就业市场,大规模刺激政策退出,国际地缘冲突外溢影响,美国高通胀压力与美联储加快收紧政策等。相对于上一轮紧缩周期,美联储面临一个更不确定的经济前景。可以想象,美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快收紧政策,地缘局势外溢不确定,美股可能面临的压力增大;美联储需要艰难平衡就业、通胀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美联储政策势必保持足够灵活性。

美联储政策调整对国内的影响

一般来说,美联储加息、缩表,中美利差收窄,外围金融环境收紧,将一定程度挤压国内政策宽松空间,可能对国内金融环境构成一定紧缩效应等。

由于本轮美联储收紧政策节奏相对加快,国内需要对其外溢效应保持警惕;但这种效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目前国内外环境看,国内政策将保持独立性,政策空间仍较大,我们对年内资本市场表现偏乐观。

一是,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有所消除,市场对美联储年内7次加息已有所消化;

二是,国内基本面稳。国内政策靠前发力,多部门政策协同配合,精准施策,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物价整体温和可控;

三是,金融体系稳健。国内加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金融业规范、高质量发展,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四是,国际收支平衡。中国经常账户处于合理区间,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跨境资本双向有序流动;国内经济发展中长期向好,人民币资产估值低洼,人民币资产将吸引全球资本趋势流入;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并较好发挥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中国国际收支有望基本平衡。

目前,海外疫情影响尚未结束,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地缘冲突存在外溢性,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转向,欧美金融资产高估值与高通胀问题等,使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而这种环境下,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

中国经济体量大,经济内在稳定性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物价很稳定;人民币资产估值横向与纵向比较低洼;国内稳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投融资便利。从中长期看,国内深化改革,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超大经济体量与巨大市场潜力释放,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安全、可预期的收益前景。(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天天快播:FTX破产后续:Genesis暂停提...
天天速读:北京17日新增本土“100+366”...
全球速递!V观财报|闻泰科技子公司被英...
成都楼市“双松绑”: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祸不单行!马斯克两公司被起诉
当前快报:中小实体企业数实融合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