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市场 >

董澄溪:美联储对经济判断或更偏“过热”

中新经纬12月17日电 题:美联储对经济判断或更偏“过热”

作者 董澄溪 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时间12月16日凌晨,美联储公布12月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决议。此次会议有三大关键点:一是此前已基本被市场纳入预期的Taper(缩减购债)加速,二是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测更为乐观;三是强化了加息预期。

第一,美联储宣布Taper加速,从2022年1月开始将缩债规模由150亿美元提高至300亿美元。Taper加速已基本被市场纳入预期,对市场影响不大。Taper加速是美联储为应对高企的通胀,在已然确定的政策方向下,相机抉择而做出的加快退出量化宽松速度的反应。首先,由于大规模量化宽松已导致美国金融系统内流动性泛滥,Taper带来的流动性边际减弱并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相较之下通胀才是市场的关注焦点;其次,美联储已通过逐步调整措辞,就Taper加速向市场做出了充分暗示;最后,从11月和12月的资产价格表现来看,Taper并未引起恐慌,金融市场运行稳定。市场对于Taper加速的关注点,已经不在于缩减购债对于债券市场和流动性的影响本身,而更关注其中隐含的加息操作前移的可能性。

第二,美联储调整对于经济增速、失业率、通胀率的预测。对于202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或更偏“过热”而非市场此前担忧的“滞涨”。FOMC会议声明中指出,疫苗接种的进展和供应限制的缓解将支持经济活动和就业的持续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的减少。一方面,持续低迷的劳动参与率与人口老龄化、疫情影响都有关联,随着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一部分劳动力有望回归,而老龄化导致的参与率下降并非美联储力所能及;另一方面,供应链瓶颈持续时间较预期更长,通胀已蔓延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中,工资上涨推动物价上升。

第三,美联储加强了加息预期。12月点阵图显示,预计2022年不加息的人数为0。在经济过热、通胀超预期的判断下,美联储有充足理由加息。由于疫情影响,预计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宽松方向,加之加息预期下新兴市场投资者避险情绪的上升,资本可能继续回流美国,压低长期利率,为美国资本市场提供一定的流动性缓冲垫。美联储很可能抓住与其他主要国家央行存在政策差的窗口期,在2022年上半年Taper结束后随即进行第一次加息,然而,由于2022年通胀率在高基数效应下很可能回落,且中期选举前需要尽量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后续加息次数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美联储加息超过两次的概率不大。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尽管美联储加强了加息预期,但美国国内金融市场并未恐慌,原因是美联储对于经济增长的相对乐观提振了市场信心。在经济增长加速时期,即使货币政策收紧会抬升估值分母,但大概率会被估值分子上盈利的大幅抬升而抵消,与货币政策相比,基本面才是决定股市中长期走向的关键因素。而美股后续是否能维持强势,则取决于美国经济是否真能如预期中快速增长。

美联储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长4%,较此前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如果经济增长态势符合美联储预期,美债走势可能与2017年美联储进行三次加息时较为相像。彼时,短端国债收益率上升,长端国债收益率反而小幅下降,期限利差收窄,原因在于:一,对于宏观经济环境及未来展望的持续改善部分抵消了货币政策收紧的效果;二,其他主要央行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冲淡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影响,欧洲与日本继续实施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促使投资者转向收益更高的美国债券;三,加息幅度渐进,给市场带来的意外较小。(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天天快播:FTX破产后续:Genesis暂停提...
天天速读:北京17日新增本土“100+366”...
全球速递!V观财报|闻泰科技子公司被英...
成都楼市“双松绑”: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祸不单行!马斯克两公司被起诉
当前快报:中小实体企业数实融合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