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直播又翻车了,还瞬间上了微博热搜。
前几天刚刚翻车“不粘锅”,如今又翻车了“阳澄湖大闸蟹”,被指“虚假宣传”。
真是人红是非多。
事件后粉丝力挺李佳琦。他们甚至攻陷了百雀羚官方微博,声称要永远支持李佳琦。
因为从他那买的口红和化妆品从未出过问题,非常好用。
有人则说这个不怪李佳琦,应该怪不诚信的店铺。
更有人不屑:认为网红带货和电视营销骗中老年人本质一样,网红营销是欺骗年轻人的,翻车是正常的。
李佳琦专业吗?可信吗?
当然很专业,“口红一哥”能迅速走红不是没有道理的。
你看他直播间的口红数量,都快压弯了陈列架。
他每日要试过多少个口红色号才能选出几个更好看的色号推荐给你,这里面的努力不是我们能看到的。
所以他推荐的口红色号从不翻车,所以他赢得了“妇女之友”的称号,只要他推荐的,准没错。
他被贴上了“专业”、“可信”的标签,所以他成了带货之王。
然而有意思的是,他在美妆行业凭借“专业”发家,却进军了他不专业的其他领域。
从“口红一哥”到“美妆大佬”,他的专业毋庸置疑,他的路走得顺风顺水。
但是他对炒锅、大闸蟹,也专业吗?
显然,这次他不专业。
“不粘锅”的事后解释是李佳琦和他的助手不会做饭,用锅方式错误所以导致粘锅。
WHAT?
也就是说事前他们没有测评了?起码李佳琦本人是没有测评的!
至于“阳澄湖大闸蟹”,之前央视报道过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数量很少,李佳琦在直播间直言这是阳澄湖大闸蟹,而事后此品牌客服回应询问者,只说这是湖蟹。
以专业、可信自居,却又频频涉猎不专业领域,所以他才屡屡翻车,给他人留下了话柄。
这才是李佳琦翻车的根本原因。
有多少人和李佳琦一样,在人生上升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从自己专业的领域跳到不专业的领域,以为自己的能力足够打下另一方天地,天地之间任我翱翔,无所不能。
结果正是这种“无所不能”的心态让你开始了人生下坡路,甚至让你触到人生谷底。
跨行式无所不能
往往是让你来交学费的
“无所不能”典型的表现就是跨行发展。
有个朋友做服装生意小有成就。是从小做到大,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做起来的。
刚开始他辞职借钱开了个小小的服装店,白天看店卖货,晚上研究服装的品牌化营销路子。
一两年过去了,他对服装了解得透透的,他决定更进一步。
很快他借钱代理了一个小服装品牌,一年后又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这条路他走得很踏实,很靠谱。所以他赚钱了,店铺一个一个的开,买了房、买了车,过上了坐在家里数钱的日子。
然而他并不满足,看到别人做美发沙龙,流水更大,很羡慕。
服装和美发似乎很相近,都是赚女人的钱。
他研究了美发的营销路子,咨询了身边做美发的朋友。他觉得他懂了这门儿生意,也没什么难的嘛。
他租赁了大大的门面,搞了豪华装修,现在的他已看不上从小做到大的商业模式了。他觉得这次起点高,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成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隔行如隔山。等做了才知道原来有技术在手的理发师是如此难管理,原来客户也并不是如此买账。
坚持越久越亏钱,直到一败涂地,赔上了他所有的家产。
后来他再回到服装行业,从小做起,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有次他问我有个电子生意很好,有朋友做这个,资源很多,拉他入伙赚点小钱。
我说:“不能做。”
不是我对电子行业多了解,只是知道他对这个行业不了解,那就别做。
看着挺赚钱的,对你来说,就真的只是看着,世上没有一个容易的事业,看似简单的外表下都是深不可测的海洋,还有可能是一个天大的坑。
当你不了解一个行业和一个领域时,进入时要以低姿态进入,从底层做起。
等你完全搞懂它并可称为“专家”时,你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你只配给它交学费。
扩张型无所不能
往往面临的都是后遗症
人一旦成功就会产生庞大的自信,自信到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成功一点——扩张。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他喜欢英语,并把它做到了极致,创建了新东方,他成功了。但他同样犯了“无所不能”的错误。
三年前,新东方极速扩张,教学点一下子增加了几百个,为了创收,新东方主要工作从研究教学变成营销招生。
学生多了,教师就得多招,没有足够经验的一大批教师进入新东方。
结果没有想象中的更成功,只有一地鸡毛。
匆忙中新招的老师不专业,学生、家长不满意,差评、退课,问题不断,而为了进一步保住销售额,学校一些管理层又想出提高学费的方法,形成恶性循环。
更要命的是,新东方还加入了语文、数学等培训课程。
表面看能深度挖掘消费者潜力,市场面覆盖更广。
实际上,它专业英语培训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地位岌岌可危。
包罗万象也就意味着不专业,消费者不再买账。
正是无所不能,让消费者慢慢远离了它,颓势已显。
你想要全面开花,花却只喜欢向阳的一角。
人生中、事业上更进一步并非不可,但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滋生“无所不能”的想法,只会让你做出错误决策,引你走向泥淖。
精力有限,做好你擅长的事
很多时候这种“无所不能”是被焦虑逼迫的。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怕被时代抛弃,可以说每一个年龄层的人都有自己的焦虑。
年轻人怕被同龄人落下,中年人怕被公司劝退,家长焦虑孩子学习,老板焦虑流量,连李佳琦都焦虑粉丝会忘了他。
所以,每个人都在努力扩张自己的人生。
李佳琦不再局限于直播口红,年轻人开始跟着网上报名各种技能网课继而朋友圈打卡,家长们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
我们抱着“说不定有用”的心态,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真的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无所不能”。
结果却是在“无所不能”的状态里,迷失了自己。
回头一看,那些赶超你的同龄人往往都是在不动声色的专注一件事,时间到了,自然爆发,水到渠成走向成功。
而你却还在挑选到底哪个目标更适合你。
作家爱默森曾经说过:“生活中有一件明智事,就是精神集中;有一件坏事,就是精力涣散。”
而有个心里学观点是人出生以后,精力、能量、心跳次数、甚至卵子总数都是一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目标太多我们就会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更多的事情上去,从而让精力涣散,这样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屠呦呦,一辈子专注青蒿素,所以她得了诺贝尔奖;
袁隆平一辈子专注杂交水稻,所以他救了中国大半人的命;
小野二郎,一辈子专注寿司,所以他是日本寿司之神。
厉害的人都知道:做自己擅长的事,并把它做到极致,你就成功了。
实际上人生的高度往往就是由你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能力决定的,而不是你做了多少事的数量。
如果你有幸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专注的做下去,时光不会辜负你;
如果你恰好成功了,那请你时刻保持警醒,告诉自己继续做你擅长的事,而不要三心二意,无所不能地去做你不擅长的事。
专注,有时候不只是品德,更是生存的智慧。
《易经》有一卦叫“亢龙有悔”,龙飞太高要懂得及时收势,如太过贪心还想再飞,则必将后悔。
人生,应做“亢龙”,但不应“无所不能”。
认清自己的优势,更要明白自己的短处,人生方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