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但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也不断呈现,基础设施不足也严重制约着市场发展。
那么,未来新能源汽车会如何发展?具体政策将会如何走向?日前,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国电动化已经率先进入产业化进程,自主发展格局已形成,未来将会维持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连贯性,维持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今年销量将达百万规模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个人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兴起,占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比例接近75%。
同时,现有车型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乘用车主流车型的续航里程已经达到300公里以上。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达到了2瓦时/公斤,价格达到了1.2元/瓦时。与2012年相比,这两项指标分别提高了2倍和下降了70%。在配套体系方面,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桩21.4万个,同比增长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新用户私人桩的安装率也超过了80%。
在研发领域,现在骨干整车企业已经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以上,高于行业世界的平均水平。
“应该说去年,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都取得了一个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并对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100万辆持乐观态度。“不过,要实现2020年突破年销200万辆、保有量达到500万辆的目标,还得继续保持隔年翻番的趋势才行。”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也指出,现在汽车革命已经到来,不适时转型就会冒被颠覆的风险。以2020年为标志,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将展开,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的现象也将出现。而电动化只是变革的1.0版本,要充分释放未来汽车造福社会的潜能,还得有赖于网联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务的创新。
市场高速发展带来诸多新矛盾
为了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将会维持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连续性。他表示,“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退坡势在必行,如果我们推迟到2020年底一次性调整,还不如分段释放调整的压力,使大家能够平稳度过退坡的影响。”
万钢指出,要继续完善政策创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财税方面,坚定2020年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出的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明确延长车购税优惠措施,同时汽车节能积分制和相应的奖励制度也应尽快完成,并加快碳交易制度、支持商业创新模式,等等。
不过,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亟需各方破解。
据悉,我国现在车桩比为3.5: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将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按照规划,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届时新能源汽车将达500万辆的保有量,意味着车桩比将会进一步恶化到10:1。
而充电设施的布局不够合理,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不到15%,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充电价格偏高的双向矛盾等,仍然困扰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售后配套体系滞后,二手车市场评估标准的缺失,流通体系的不健全,车辆保值率低等,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