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房产 >

数年坚守与传承 老项目结出硕果

助力沙漠变绿洲,为乡村儿童圆梦

数年坚守与传承 老项目结出硕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李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收工了!明天继续!”又到一年最热时,被沙漠三面包围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热浪滚滚。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中,几十名青年刚刚完成当天的梭梭种植任务。这群年轻人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勤行”实践团,该团队已连续十年走进腾格里沙漠,种下的近两千亩梭梭苗牢牢长在沙地里,在漫天黄沙中形成耀眼的一片绿。

与“绿勤行”一样,每年暑假,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跨越千里,深入基层一线。记者发现,通过数年的接力传承,许多“老项目”结出硕果。

爱心接力,赴约的脚步从不曾停下

南航“绿勤行”实践团成立于2014年,当时的队长、航空学院学生吕美望曾看到一篇报道:被沙漠三面包围的甘肃民勤县,如果放任不顾,将在17年内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吞噬。

我们能不能携手去治沙?吕美望牵头发起成立“绿勤行”社会实践团队后,同学们跨越2000公里、辗转33个小时到达民勤,每天步行20公里进出腾格里沙漠,制备麦草沙障、挖沙洞、种梭梭。老一届带着新一届,接力传承,这一干,就是十年。

“今年,我们又来了。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沙漠,治沙需要坚持不懈。”望着漫漫黄沙,队长唐钰洁迫不及待地与新队员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挖坑要挖到湿土再把铁锹使劲踩下去,插苗的人要提前分好大概3株幼苗,在铁锹抬起的瞬间把苗插到沙里,最后扑沙盖好,还要逐一浇水,成活率是最重要的!”从2014年到2023年,治沙近400亩,种植梭梭幼苗5.6万株,一批批队员留下了奋斗足迹,也留下了一片片绿洲。

“听说月亮山的孩子和老人们早就在打听我们什么时候来,这是学校持续了9年的服务项目,十分有幸加入其中。”这个暑假,如约而至的还有南京中医药大学远志青年志愿服务团。远志服务团早已成为贵州榕江县栽麻镇归柳村当地乡民热切期盼的那群人。在那里,30名师生用一场为期5天的支教支医服务,每年续写着助力黔东南大山乡村振兴的约定。

8月初,凯赛尔江·艾斯开尔和同学们一起,在南京医科大学“医科石榴籽”实践团老师指导下,在伊宁市丽园社区活动室为老人们测量血压、科普急救知识。“医科石榴籽”实践团成立于2019年,由各民族学生组成,成员们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民族饮食习惯,用双语开展科普宣传,并进行区域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调查研究。4年来,实践团成员走遍天山南北13个地州的50多个乡镇,总里程达3000多公里,当地群众2万余人受益。

授人以渔,乡村娃娃“向阳花开”

出发前,南中医远志服务团成员结合当地小学生的需求,精心制定了11门20课时具有中医药韵味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五育课程方案,只为给栽麻镇中心校和归柳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

“每个老师都希望在孩子心中播种下一颗种子。”采访中,第二次参加远志服务团的叶晗分享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事。她曾经遇到一个很调皮的男孩,特别喜欢打架,总是用武力解决问题。一次放学后,叶晗单独把他留下来谈心,这才得知,这个孩子是留守儿童,没人告诉他什么是对错。经过一番交流后,男孩告诉叶晗,长大想做一名警察,把力气用在对的地方。今年暑假,叶晗再次见到这位男孩时,明显感觉到了他的成长,“待人接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在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里,同样感到沉甸甸的还有东南大学“向阳花”爱心实践团成员。这支创建于2009年7月的团队,14年来以爱心接力的方式,见证陪伴60名留守女童的成长。在“向阳花”的帮助下,受助女孩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她们认为,努力学习不是为了摆脱落后的家乡,而是为了有能力让家乡摆脱落后。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人选择反哺家乡,投身教育事业。

今年,“向阳花”实践团再次出发,他们前往新的实践点——东南大学定点帮扶单位云南楚雄南华县,一起同行的还有几位曾经的受助女孩。“看到孩子们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自我成长,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实践团指导老师张航说。

深耕基层,是奉献青春也是自我成长

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基层一线,在奉献青春帮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成长。

“我曾听过‘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故事,这次来到沙漠,我想寻找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写下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壮丽篇章。”“绿勤行”团队成员闫子豪说,在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队员们深深地被“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接续奋斗、甘于奉献、顽强拼搏的造林治沙精神所震撼。“回想起十几天的种植经历,再想到‘六老汉’三代人日复一日的治沙坚持,我们由衷地敬佩这些‘沙漠战士’。”

日均100人次的门诊量,激发了远志服务团支医组师生内心更为强烈的责任和使命感。经过他们的诊治,贵州榕江县栽麻镇归柳村村民各类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对我来说提升了专业自信,也是一次很好的临床综合能力的锻炼。”远志服务团成员,南中医第一临床医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王小兰说。

“向阳花”项目开展十余年以来,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并获得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各类社会实践含金量最高的大奖。张航说,十余年的坚持,为留守女童带去温暖和希望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得到了锻炼,未来,他们还将在多地建立“向阳花”学校,在中国形成一个花开遍地的向阳花爱心公益网络,实现留守女童和大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数年坚守与传承 老项目结出硕果
江苏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江苏样板”
我市高一新生军训全面启动
南京以法治手段为中医药传承发展保驾护航
上交所上市委:众鑫股份、龙旗科技首发8...
小说女主名字古风仙气(小说女主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