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治理 常态长效
江宁区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
为全面贯彻省、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清理工作部署,6月1日起,江宁区全面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清理整治工作,由江宁区城管局牵头、区城治委各成员单位参与,按照“区街联动,以街为主,属地实施”的思路,以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和村庄垃圾清理为重点,对“四沿”“五旁”区域的环境卫生问题开展排查整治。
(资料图)
截至目前,江宁区累计出动5000余车次、2.2万余人次开展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扫除,共拆除违建披棚321个、拆除旱厕12座、清理生活垃圾802吨、清拖建筑垃圾2321立方米、拆除违规广告牌472个。全区环境整治基本实现了从铁路、高速沿线和村庄为重点整治向全域辐射,从专项攻坚向常态化全域治理转变的新格局。
建章立制,确保整治举措落地见效
据了解,江宁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把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清理工作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实体化运作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指挥部,高位推进整治,同时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迎复审、垃圾分类“百日攻坚”等重点任务,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
区城治办先后制定《关于开展全区铁路、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关于迅速掀起全区环境综合整治新热潮的通知》《关于建立高铁高速沿线两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体系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全面掀起新一轮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此外,江宁区委办(督查室)还牵头区纪委监委、区城管局、区文明办、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参与,组建19个环境综合整治区级联合督查组(园街督查组13个、铁路高速沿线督查组6个),开展拉网式实地督查,并依托江宁区城管局“打造人民满意城管”联络群,构建问题隐患即查即通报、即知即整改的实时互动平台,各街道、园区同步开展自查工作,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以上率下,全员参与格局初步形成
江宁区委主要领导对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多次作出批示,每日亲自调度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城市社区、村庄等环境卫生问题突出的区域检查指导。区城治办发出动员令,动员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综合治理,城管、城建、房管、交通、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聚焦高铁、高速和绕城高速两侧违建披棚、乱倒垃圾、开荒种地等问题,指导各街道园区集中力量开展攻坚,及时协调整治工作难点问题。
区交通运输局积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主动做好“四沿”环境问题整改,推进交通沿线洁化、绿化、美化。区农业农村局重点聚焦村(社区)垃圾整治清理等工作,持续营造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区垃分办在全区范围内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精细管理,提升依法治理生活垃圾效能,提高居民在垃圾分类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与此同时,江宁各街道园区也持续加大巡查整治力度,发挥基层网格化治理效能,发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形成整治合力。同时,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对症下药、源头治理,确保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质增效。
巩固成果,长效治理机制逐步健全
环境综合整治是持久战,要形成长效机制,以制度来约束,以机制来治理。为此,江宁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指挥部逐步健全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举措,抓好常态化督查,协调各街道园区、区相关单位做好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治不到位不罢休,避免问题反弹回潮,巩固整治成果,推动全区综合环境持续向好。
全区城管系统通过将环境综合整治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调动城市治理志愿者、垃圾分类志愿者、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及热心群众等社会力量持续参与,提高问题发现能力,逐步建立稳定的常态化治理养护机制,在打赢集中整治“歼灭战”的同时,也打好防止反弹“持久战”。
美好环境体现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更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洁”尽全力、向“美”而行,江宁区将持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努力打造更有序、更洁净、更美好的城乡环境,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赵瑞琦陈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