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财经要闻 >

孕妈突发胎盘早剥,她们不到10分钟,救了两条命!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杨慧奕 江芷仪 夏妙

8月19日下午,36岁孕36周的二胎孕妇唐女士(化名)在家上卫生间时突发剧烈腹痛、阴道大出血,被紧急送到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妇产中心就诊。


(资料图)

接诊主治医师江媛回忆,唐女士来院时子宫张力大,阴道口活动性鲜血流出约300毫升,胎儿心率120次/分,考虑胎盘早剥的可能性大,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紧急安排其进行B超检查,结果显示重型胎盘早剥。

“立即开展剖宫产手术!”危重孕产妇抢救方案即刻启动,妇产中心、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火速集结进行紧急处置。

“动作一定要快,全力保障母婴平安!”从进入手术室到孩子出生仅用了不到10分钟。术中检查唐女士胎盘剥离面超过三分之一,胎盘表面积血200多毫升,医护团队迅速予以适当加快输液、输浓缩红细胞等,唐女士转危为安。

唐女士丈夫向全力抢救妻女的医护人员深深鞠躬,“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感谢!”他说。儿子小杰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

“胎盘早剥发病机制尚不清晰,常考虑与孕妇血管病变、腹部外伤、羊水流失过快等有关。像唐女士这样的高龄孕妈,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相对较高。”妇产中心副主任肖志平介绍,胎盘早剥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在胎儿娩出前,正常位置的胎盘全部或部分从子宫壁剥离。该病主要症状有阴道出血和腹痛,常伴有子宫持续收缩、子宫按压时疼痛和胎儿心率减慢或消失,通常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及时将危及母婴生命,非常凶险。

如何预防胎盘早剥?肖志平提醒广大孕妈要注意这5个方面:

1.有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者,应积极治疗,避免血管病变。

2. 有胎盘早剥病史者,再次妊娠前应咨询医生。

3.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适当活动,戒烟戒酒。

4.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宫内感染。

5. 避免腹部外伤,乘车要系安全带。

肖志平强调,如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孕妈妈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孕妈突发胎盘早剥,她们不到10分钟,救...
上海机场、白云机场股价跌停后回应:“...
澄清市场传闻 白云机场、上海机场午后...
8月LPR非对称下调:5年期维持不变,或为...
澳洲LNG行业罢工或于9月初开始?8月23日...
A股指数持续走低:沪指跌破3100点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