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导致了接孩子难的实际问题。三孩政策实施后,解决这一问题也被纳入配套措施。7月21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把这件事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2017年以来,教育部对课后服务工作作了部署,各地也采取了有效措施,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有6500万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
为了指导各地各校进一步把课后服务工作做好,近期教育部又对课后服务专门作出了部署,也是作为支持三孩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是强调全面覆盖,“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强调保证时间。就是要实现课后服务的结束时间和家长的下班时间相衔接,按照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来考虑。目前,教育部要求推出“5+2”模式,每周有5个工作日,要保证每天都要开展,每天课后服务要不少于2个小时。对有特殊需要的,鼓励学校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满足家长、群众需要。
同时,学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充分挖掘潜力,尽最大努力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因为课后服务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国家也有明确政策规定,通过财政补助,实行服务性收费或者代收费的办法,保障课后服务经费。要求各地按照政策规定,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应标准,为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和相关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切实保障课后服务能够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