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财经要闻 >

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

文章导读: 夏日炎炎,中国经济迎来“中考”时刻。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如何?有哪些新特点、新亮点?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7期)

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设计之都”、“时尚之城”、“创客之城”、“志愿者之城”等美誉。深圳40年的巨变,日新月异,目不暇接,创新深圳在年年成长。图为远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图为远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夏日炎炎,中国经济迎来“中考”时刻。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如何?有哪些新特点、新亮点?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增强,转型升级成效突出,新动能茁壮成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6月26日发表署名文章如是说。

7月3日,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

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从反映市场发展信心的权威指数来看,央行发布的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75.8%,比上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最新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5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2.9,与上月持平,高于2012年以来均值16.1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反映了什么?

在今年前5月的主要经济数据中,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讨论。

今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6.1%,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又是否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压力呢?

在国新办举行的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他介绍说,固定资产投资通常分成三个领域看,即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1—5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5.2%,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10.2%,比1—4月份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回落3个百分点。从三大构成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所致。

为什么基础设施投资回落了3个百分点?其中一个原因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过去相比,基础设施大幅度增加的需求有所减弱;另一个原因在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不合规、不合法项目要进行规范和清理,要求地方融资行为、举债行为更加规范,因此,对资金的空间,以及有些项目因为不合规、不合法而停建、缓建带来了一些影响。

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投资下滑,特别是基建投资的下滑,与政府行为,特别是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和调整密切相关联。“按照改革的目标,地方政府的职能要重构,从过去管制型政府、投资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这种转变要求政府的投资能力弱化一些,更重要的一个是‘挤水分’。”

再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情况,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比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从累计看,1—5月份是增长9.5%,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所以整体来看,消费增长速度是比较平稳、比较快的。

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延期消费的效应。国务院公布自7月1日开始对汽车及部分日用品降低关税,很多消费者会减少当期消费。

值得指出的是,从具体的消费数据来看,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2%和7.6%,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1.4和0.9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商品保持10%以上较快增长。这也体现了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有效供给的不断增加。

“虽然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从综合生产指标、效益指标、结构指标、民生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持续。”毛盛勇说。

7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图为福建正在修建的高速路网。(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图为福建正在修建的高速路网。(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来自哪儿?

在上半年很多具体的经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新动能的身影。代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新产业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动引领作用增强。

今年上半年,新主体、新成果不断涌现。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1—5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265万户,同比增长12.3%,日均新登记1.76万户。科技创新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发明专利数快速增长。1—5月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6万件,授权量达13.9万件。

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1—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5.1%和10.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8.2和3.2个百分点。低碳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促进新产品大量增加。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7%,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长30.0%,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20.5个百分点。“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配售、面部识别支付等新技术逐步崭露头角,‘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入融合,网络购物、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高速增长,直播教学、远程医疗等新模式悄然兴起,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宁吉喆说。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制造业PMI均在50.0%以上的景气区间运行,上半年均值为51.3%,6月制造业PMI为51.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上半年均值0.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

数据显示,6月份,创新驱动的产业,如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PMI均位于54.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保持较快增长。

7月5日,山西太原一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经历了过去11个交易中的10次下调后终于迎来大涨。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180,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调415个基点,创下自2017年10月11日以来的最大升幅。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资料图:一银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货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企业、政府、个人的“获得感”如何?

观察前5个月的经济数据,最能体现“获得感”的经济效益指标也表现良好。

从工业企业来看,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

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7%。这5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70%。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生产稳中向好、结构优化、效益改善,支撑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文兼武说。

此外,减税降费效果不断显现,成本下降、价格上涨,也实实在在助推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从服务业企业来看,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4%。10个服务业行业门类全部实现盈利;5个行业门类营业利润同比增加,且利润增速都达到两位数以上。

经济稳中向好,企业效益改善,进出口增长较快,有力支撑了财政收入增长。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650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也稳步增加。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继续快于人均GDP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1元,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实际增长6.8%,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中国经济今年“下半场”如何发挥?

过了6月,中国经济踏入今年的“下半场”。“下半场”如何出色发挥?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行稳致远?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综合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势头巩固,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包容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当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也在6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谈道,“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充满信心”。

从外部看,外部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包括世界贸易扩张的态势延续是大概率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外贸仍然有条件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从内部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稳定在60%左右,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新兴动能不断成长,改革开放激发了更多活力。从产业角度看,工业近两年的增长是稳中有升,去年大多数月份维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但从今年前几个月来看,工业增长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服务业总体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所以从产业来看,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我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还是充满信心的。”毛盛勇说。

下半年应持续扩大有效需求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汪红驹

201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供给侧生产数据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但需求侧部分指标下降,需求侧与供给侧数据不匹配,经济预期分歧加大。

下半年在聚焦三大攻坚战的同时,宏观经济领域面临一些可能对需求侧产生较大冲击的问题,比如:美联储加息进程、中美贸易摩擦及走向、结构性去杠杆与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发展、投资增速下滑过快,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为防止需求侧变量意外下滑传导到供给侧,应避免盲目放松财政和货币政策,而是通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形成有效需求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扩大有效需求,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避免国际经济风险对国内经济产生大的冲击。

保持宏观杠杆率总体稳定,深化结构性去杠杆

防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一,必须要把握好经济增长与债务增长的平衡,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既保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定力,也不能收缩过快。(1)把防范大规模失业风险作为经济增长的底线,实事求是地评估经济增长的需要与可能,提高社会政策托底能力,适度调低经济增长预期,减轻地方政府借债投资的压力。(2)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把防范债务危机作为债务增长的底线,防止宏观杠杆继续不合理上升,加大政府债务“开正门”的力度,使地方政府隐性负债显性化,严控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提高债务透明度,降低债务成本,增强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3)要深化债转股改革,清理僵尸企业。以商业银行为投资主体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切割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加快实施债转股。(4)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防止结构去杠杆导致整体金融市场利率非理性上升。

结合三大攻坚战目标要求,采取适度的稳投资政策

在防控金融风险前提下促进释放有效投资需求,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长期增长的质量和能力。适度管控市区县自行安排建设的一些低效基础设施小项目,避免市区县的过度举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压力。优先安排跨区域互联互通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国仍然处于经济空间调整和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需要建设的重大项目仍然有很多,优先安排跨区域互联互通的涉及国计民生的项目,使之能够引导有效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强省级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

加强旅游、医疗和教育等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类产品的高端供给一直相对短缺,要通过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通过显著增加投资来增加供给和提升质量。

持续完善经济体制,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在政府服务、减税降费、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投资管制、国有企业、要素价格、产业政策等方面深化改革,释放合理投资潜力,扩大企业有效投资需求。

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2018年一季度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5.2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8%,虽然比上年一季度略有下降,但从2015年以来,消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消费占GDP比重大于投资占GDP比重的格局已经形成。

下半年应继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深化供给侧改革,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1)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消费政策体系,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信用、监管等市场体系建设,补齐消费领域基础设施短板。(2)进一步推动居民消费扩大升级,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和消费品质量。中国正处于服务消费比重快速增长发展阶段,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等服务性消费空间逐步打开,促进互联网技术与消费深度融合,发展网络消费、移动消费、跨境消费、消费金融等多种消费方式,提高消费品质量。(3)降低税费,提高消费需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税率,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环节不合理收费。(4)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财富缩水产生紧缩影响。尽快制定出台“资管新规”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为股市、债市投资者提供明确市场预期。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保持合理出口需求

一季度经常账户差额近20年来首次转负,逆差282亿美元,较去年四季度减少90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39亿美元。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1.1%。我国货物贸易进口增速强于出口,且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持续保持强势是经常账户差额转负的原因。1—5月,以美元计的进出口增速分别为21%和13.3%,贸易顺差9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66亿美元,同比明显收窄26.8%。

下半年美国对中国出口至美国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可能落地实施,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升级。下半年要加快对外开放,保持出口需求合理增长,防止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大幅收窄。(1)加快推进负面清单政策落地实施,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有效对冲贸易摩擦潜在负面需求效应的能力;以开放促改革,促进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协同发展,通过政府“放管服”改革,整体上降低内外资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出口产业和出口产品竞争力。(2)切实有效地促进我国产业的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国出口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向中高端位置转移。(3)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统筹规划,使中外合作方实现共赢。(4)保持汇率基本稳定,降低中美贸易摩擦的恐慌预期,争取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冲击降至最低,防止货币危机。

建立长效机制,稳定住房消费和投资需求

2017年全国商品房去库存速度提高,去库存政策效果明显。2018年上半年继续去库存。2018年5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已降至5.6亿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为2.8亿平方米。三四线城市地产库存去化周期已降至多年新低。在这种情况下,1—5月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的平均价格上涨并不意外。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升至10.2%,为上半年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但是在美联储加息缩表、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的大背景下,中国国内利率上升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风险备受关注。

2017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8.5%,户籍城镇化率只有42.35%,城市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应统筹城乡发展,对房地产市场综合施策,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持续稳定平稳释放住房消费需求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降低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延缓国内利率上升进程。二是要坚持“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方略,落地实施租住同权,保持调控政策定力。切实落实好地方政府稳定房价的主体责任,对稳定房价不力的城市应兑现问责。三是加大对市场游资及风险区域的监测预警。四是二线城市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应事先采取预案,应对可能随之而来的住房投机炒作。五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为有效扩大租赁住房供给提供经验。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人生第一证可线上申领 办理更自由实现...
小米手机销量首超苹果 晋升全球第二智...
衣二三宣布关闭服务 共享衣橱行业生命...
郑州花园路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将为郑州...
东方今典集团与赤峰市签订合作协议 将...
内蒙古赤峰市委书记孟宪东会见东方今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