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焦点新闻 >

保护受助学生的尊严和隐私 高校“隐形资助”可复制推广

据观察者网报道,最近,陕西西安一所高校203名学生的饭卡里,突然凭空多出720元,收到短信提醒后学生们一度以为是“诈骗短信”。原来,这笔钱是学校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2018年在学校刷饭卡的记录,给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花销低于平均值8块钱的学生发放的助学金。

这所高校此举既保护贫困生的尊严和隐私,又实现了“精准扶贫”,如此人性化、科学化的“隐形资助”模式赢得网友一片点赞。而通过大数据让困难学生得到有尊严的资助,并非其首创。事实上,早在2004年就有高校启动了“生活援助计划”制度,该制度通过数据分析“偷偷”资助贫困生,同学们亲切地称之为“隐形资助”。之后,很多高校前来取经,并纷纷借鉴。

如何精准、高效地资助贫困生,曾是高校管理者的一大难题。为了公平,一些高校制定了苛刻的程序,申请、审核、公示等环节必不可少,“贫困证明”是硬杠杠,有的还搞出登台演讲“诉苦比困”的闹剧,让受助者的尊严无处安放。越贫困越敏感,不少贫困生选择放弃。但若程序不透明,又难免暗箱操作,资助金可能沦为班干部的“唐僧肉”。

如何才能在公平和尊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保护贫困生尊严,又使资助落到实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种方式是完美无缺的,但总有一种相对最优。在大数据支撑下,“偷偷”给贫困生打钱可能就是那种最优选择。大数据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通过分析学生每月的就餐次数和消费金额,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学生的生活水平。近些年来,一些高校的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合理性。

2017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应采用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把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分开”。可以说,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体现人文关怀,保护受助学生的尊严和隐私,已成社会上下一致共识。

而有了大数据支撑,复制推广“隐形资助”模式变得更加容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类似模式,广受舆论好评。这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管理方式的创新。事实上,在更广泛的社会治理领域,例如精准扶贫,大数据的作用也正在逐渐凸显,且倒逼着社会治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当然,“隐形资助”模式在理论上也有漏洞,因此高校不能因为有了大数据就放松了管理。比如,个别非困难学生因节食瘦身而消费较低,甚至刻意降低食堂消费数据,难免产生“不实数据”。此外,学生就餐数据也涉及个人隐私,学校应做好隐私保护。凡此种种,都考验着高校的管理能力和智慧。数据是死的,管理是活的,“隐形资助”更要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动态管理,将误差最小化。

总之,有了技术支持,加上完善管理机制,高校“隐形资助”模式可以加速推广,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尊严、有温度的资助,让学校的管理工作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东南电子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超两...
影院相关企业3月注册量创下一年来新高 ...
5年总披露融资金额达3万亿元 “三省一...
宣亚国际(300612.SZ)资产减值损失约1092...
太安堂偿债压力近10亿 净利持续下滑是...
4月份涨超5%的债基数量达到9只 涨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