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焦点新闻 >

成都首个行人过街等候区亮相 超9成过街市民自觉站进“框框

在路口隔出一片区域,地上写有“非机动车行人等候区”字样……昨天,我市首个“中央等候区”在提督街与顺城大街路口亮相,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时集中在这一区域等待,正在过街时,遇到右转车辆,也可在等候区等候,避免人车冲突。据市交管局设施处民警介绍,“中央等候区”起到了人车分流的作用,让行人过街更加安全,相当于为行人过街增加了“安全岛”,同时也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宁波、淄博等城市已经设置有“中央等候区”,相比于其他城市,成都的“中央等候区”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是“科学治堵”中利用工程治堵的内容之一。记者采访了设施处、四分局民警,并通过亲身体验,来看看“中央等候区”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现场直击】

收拢分散人群

过街有了“安全岛”

昨天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提督街与顺城大街交叉路口,“中央等候区”已经投入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 整个路口非常大,而“中央等候区”位于三条斑马线中间,由贴有反光标志的隔离柱隔成,大致呈梯形, 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无论是要过顺城大街还是过提督街,行人和非机动车都先在等候区等候,然后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现在路口三条斑马线呈Y形,而等候区起到了收拢分散人群的作用,为行人和机动车提供了‘安全岛’。”设施处民警盛雁龙介绍说, 以前该路口三条斑马线呈三角形,而横过提督街的行人正在过街的时候,又会遇到从顺城大街右转或是右转上顺城大街的车流,人和车搅在一起,行人过街不安全,路口的通行效率也降低了。

从昨天早高峰的情况来看,通过设置“中央等候区”,人车矛盾得到了解决,行人通过更加安全,路口的通行效率也提高了。

【记者体验】

行人过街更安全

与右转车矛盾得到解决

说起这个路口以前的情况,在此执勤的四分局民警徐凯深有体会,路口大,到处都站有过街的行人,而行人过街过了一半,右转车就来了……“我们走一次‘中央等候区’,你就知道现在问题是怎么解决的了。”徐凯说。

记者首先和他一起过顺城大街,先走进等候区等候,记者注意到,等候区将行人和非机动车聚集在了一起,因此两旁的两根右转车道非常畅通,无论是右转上提督街,还是从提督街右转上顺城大街,都不受阻碍。

随着绿灯亮起,记者和其他行人以及非机动车一起顺利过到了顺城大街对面。随后,记者又和徐凯一起过提督街,绿灯亮起,开始过街,刚走到等候区,就遇到了右转过来的车,这时行人和非机动车就可以在这里等待,四周有隔离柱隔开,非常安全。“过街很安全,遇到车也可以在这里等,这样人和车就不会搅在一起了。”徐凯说。

【成都特色】

科学治堵重要内容

“中央等候区”将逐步推广

记者从市交管局了解到,和其他城市的“中央等候区”相比, 我市的“中央等候区”是“科学治堵”中工程治堵的重要内容。上周五晚,通过城管委配合,对该路口实行“短平快”改造,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中央等候区”的设置,将对交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并于昨天正式投入使用。记者了解到,交管部门将会在符合条件的路口,逐渐推广这个省时高效又安全的“中央等候区”。

记者了解到,根据工程治堵的安排,到2022年,完成100个城市道路“短平快”改造、550条中小街道路面黑化维护,提高路网密度,完善微循环系统,提档升级道路交安设施。2017年,优化提升顺城街等8条道路指路系统。2022年,完成市域范围的道路交安设施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构建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路网指路系统提升工程。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东南电子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超两...
影院相关企业3月注册量创下一年来新高 ...
5年总披露融资金额达3万亿元 “三省一...
宣亚国际(300612.SZ)资产减值损失约1092...
太安堂偿债压力近10亿 净利持续下滑是...
4月份涨超5%的债基数量达到9只 涨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