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从警,理科生的另类择业路

他是物理系毕业生,却选择了刑警这个职业。初到案发现场勘查他倍感不适,如今各类大案现场对他皆如“浮云”,并将这份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延续了32年。他就是福建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总队副总队长熊培祥。

从警,理科生的另类择业路

与影视作品惯常的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大块头”刑警形象不同,熊培祥戴着一副金属边眼镜,谈话间嘴角的笑意十分亲切。“我是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生。”他向记者谈起从警经历,用了“十分奇妙”四个字来形容。

1985年,熊培祥从吉林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当一名警察。在当时,他的这一选择似乎有些“另类”。所学专业能有用武之地吗?亲朋好友的顾虑并没有影响熊培祥的选择。“因为遇见了,所以相爱了。”从最初对警察这份职业的陌生,到如今对这身警服的热爱,他幽默地表达出对这相伴32年的警服的情感。

第一次到案发现场勘查的场景,在熊培祥的记忆里并不美好。“第一次见到尸体和血腥狼藉的现场,十分不适应。”1988年,经历了刑警专业培训的熊培祥已经不再是个青涩的大学生,他将所学专业与日常工作完美衔接,三年的学习摸索,让他悄然向一名老练的刑警转型。

“细心”与“大胆”缺一不可

现场任何蛛丝马迹,都能成为破案关键。要发现这些细微的破案“密码”,更需要冷静执着的素质。作为痕迹检验专家,从凌乱的现场抽丝剥茧,提取有用证据,熊培祥的“心细如发”在工作中屡次发挥大作用。

2002年10月,宁德一起凶杀案件现场经过两轮勘查,仍然提取不到关键线索。正当案件侦破陷入僵局时,熊培祥从垃圾桶的一堆遗弃物里,翻找出一张写有名字的纸条。凭借职业的敏感,他对这张可疑的纸条反复研究,终于从中找出破案的出口。

痕迹检验工作,虽比不上现场抓捕来得紧张刺激,但存在的危险系数并不低。2007年,熊培祥和他的团队,在莆田的一起凶杀案现场提取线索时,犯罪嫌疑人就拿着凶器躲在楼顶的水箱里。“当时我们只带了一些证据提取的仪器,想来还挺惊险的。”对于这段往事,熊培祥记忆犹新。

“因为遇见了,所以相爱了。” 正如熊培祥所说,他对刑警这份职业的喜爱,是从踏入从警之路那一刻开始的。“首先是这份工作让我有使命感,责任感。从现场提取有效证据,我才能将不法分子送上法庭,为受害者伸冤。” 说起这些,熊培祥总是带着自豪的语气。“其实这份职业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没有一起案件的侦破点是相同的,现场任何细节都可能是破案的突破口,这让人很有成就感。”

热爱是一名优秀刑警的必备条件

“热爱、认真、执着,是一名出色的刑警必备条件。” 熊培祥认为,这三大要素中,热爱应该摆在第一位。刑警是份危险而又辛苦的工作,如果没有热爱,是坚持不下去的。

正是由于这份对工作的热爱,32年从警之路上,熊培祥交出的成绩单十分出彩。厦门BRT放火案、莆田断掌案、晋江杀人碎尸案……一起起恶性案件的侦破,他都参与其中。常年奋战在侦查破案一线的他,共勘查案件500余起、检验案件1000余起、技术破案 300多起。

32年从警生涯,他不仅坚守一线,在科研上也毫不逊色。作为福建乃至全国公安系统公认的痕迹检验技术专家,他先后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得到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他总结了一套实用勘查程序、现场犯罪信息收集法、犯罪动机心理分析法、串并案件的数理统计法、作案习惯动作分析法等新方法,完善和丰富了我国侦查学理论。

●后记:采访中,熊培祥提到,越是处于浮躁的环境,越要保持“心静”,专注力让手头工作更出彩。32年从警岁月,他犹如一位技艺精湛的老工匠,以一颗执着的“匠心”,在一起起案件中寻找蛛丝马迹,用扎实的证据,伸张着正义!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东南电子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超两...
影院相关企业3月注册量创下一年来新高 ...
5年总披露融资金额达3万亿元 “三省一...
宣亚国际(300612.SZ)资产减值损失约1092...
太安堂偿债压力近10亿 净利持续下滑是...
4月份涨超5%的债基数量达到9只 涨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