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发挥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的功能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人体所需维生素D约90%由皮肤内合成,然而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室内活动的增加,导致人体接受日照能量不足。除了客观户外活动不足,主观防晒也是维生素D缺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女性,怕晒黑晒伤,在夏季穿长袖防晒衣,四季涂抹防晒霜,多重措施加强防晒,进而影响了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研究认为使用SPF15以上的防晒乳会使体内维生素D-3的产量减少99%。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骨质软化症、手足抽搐症、骨质疏松症,并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相关。
维生素D缺乏涉及各个年龄,孕妇、肤色深的人群(黑人、西班牙人、皮肤黑色素增加者)、肥胖者、儿童和老年人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
如何预防维生素D缺乏?
造成维生素D缺乏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阳光直接暴露不足、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而补充也可从这两方面入手。
1、保证日光照射,每天接受日光照射(包括漫射)约30min即可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
2、膳食摄入,非强化食品中天然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如高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强化食品如配方奶粉、维生素A/D强化牛奶等。
3、维生素D制剂,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儿、孕妇、乳母及老年人,应据情况予以维生素D制剂补充约400~800U/d。
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应依据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测定血清25(OH)D水平是最可靠的诊断标准。
供稿:西青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