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域旅游和文旅产业峰会上,世界文旅城市规划院副院长、首席品牌官毛耀森先生告诉记者,让文化可以旅游,让旅游更具文化是文旅产业的高度结合点。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步入竞争全球化、知识经济化、需求个性化, 文化旅游业的未来竞争无疑将更多地体现为品牌价值的竞争,而核心文旅资源和消费者体验,是诠释品牌的关键要素。
什么是影响文旅产业品牌价值重要的因素呢?毛耀森认为,定位创新、无形资产、质量和体验感是决定文旅品牌的五大核心要素,因为它是评判每一个文旅项目和旅游地品牌价值具有差异化或独创性的指标。而文旅本身还不仅仅是品牌概念,一定是可以消费和体验的,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因为消费者对文旅产品而言,更多注重的是消费体验感,感受是文旅产品持续发展的命脉。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最根本、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旅游品牌竞争就是文化品牌创新的竞争。文化旅游业的品牌创新可理解为突出文化旅游的个性、独创性或特质。文化旅游业品牌的建立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与风土人情。要充分地挖掘当地文化的深度内涵,将当地的特色文化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进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所特有的品牌,成为最终能吸引大量游客的缘由。
记者了解到,世界文旅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股份公司,在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的支持下,经批准在北京市成立的首个世界级文旅产业中国智库(简称世界文旅规划院),旨在打造北京为世界城市名片的基础上,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全球文化与旅游产业城市融合发展为双翼,专注城市文旅产业规划、设计、资源开发应用、品牌建设、政府资源转化、知识产权管理等为核心的文旅一体化规划院,目前规划院与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瑞士等12个国家达成全球文旅发展业态战略合作关系,已将签约合作的世界各国文旅IP资源已有数百个。
根据最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显示,北京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版北京城市规划里,北京市的发展目标是到2050年左右进入世界城市行列。有专家认为,北京城市建设目标的调整,直接带来的影响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深刻变革。从世界城市到国际一线的和谐宜居之都,不仅表明了城市人居将朝着越来越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还反映了城市文明和配套设施发展也将逐步实现本土国际化。在毛耀森看来,文旅产业发展将成为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新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整合为文化和旅游部,这个名称就体现出了国家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或将成为国家文旅产业的新格局。
毛耀森在会议上表示,文化旅游的过程实际上是消费者感受、体验和享受文化的过程。文化旅游业的品牌建设对于整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建立了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才能保持在整个旅游业市场中的不可替代和不可移植的地位,进而才能够提高其本身在整个旅游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从根本上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消费,实现文化旅游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稳定经营。编辑/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