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焦点新闻 >

外科手术机器人重构医疗行业,人类社会已被重新定义

当你为AlphaGo与柯洁的围棋大战捏一把汗、刷着由今日头条为你打造的“个人日报”、听着网易云音乐为你定制的私人FM...你是否察觉到,人工智能正在悄然重构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衣食还是住行,AI都在消解着我们固有认知的边界。如果有一天,你的手术是由一名机器人来完成,你是否愿意?

其实外科手术机器人,并不是一个新鲜事

上世纪80年代,手术机器人第一次被应用到外科手术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凭借其精确性、最小伤害性等特征,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中均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据智能相对论不完全统计:

这其中,达芬奇(daVinci)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2001年美国就已开始用“达芬奇”机器人做腹部手术。2007年1月,我国解放军总医院利用此系统,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全机器人不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

目前,手术机器人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市场也开始细分。由普华永道、ROBO医疗联合发布的最新《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所示,从类别来分,目前手术机器人分为神经外科、血管介入、内窥镜、骨科、眼科、胶囊、软体等,相应的代表机器人如上文表格所示。

而从功能来份,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导型,即机器人系统整台手术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医生起辅助作用。如由Renishaw公司研发的NeuroMate机器人系统。另外一类则是辅助型,即机器人系统起辅助作用,如帮助医生了解症状手、制定手术计划等。如达芬奇(daVinci)系统。

不过,目前AI与医疗的结合还处在发展期,所以在研发和应用的之中,多为第二类辅助型的机器人。其原因是第二类辅助型机器人,作为手术的“助理”,在研发过程中所需要考虑到的医疗问题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和具体,研发周期较短,也能够较为快速的进行创新扩散。

外科手术机器人,有啥好的?

整的来说,当AI助力外科手术之时,能够在手术的全过程给予技术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目前的手术操作流程也进行了重塑。

1、全面了解病情,完善手术方案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师会依据CT、核磁影像数据等检查结果以及病史为基础,依靠自身的经验以及与其他医师的讨论来制定手术方案。而这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无论是辅助检查结果出现问题,或者医生自己的判断出错,那么都将导致手术方案不完善,甚至存在失误。

而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通过深入的影像拍摄,来全面、深入呈现具体部位的情况,在经过对于图像的分割、特征提取之后,能够准确获悉相关的信息及患病处定位。例如针对脊柱手术的Renaissance系统,配备有透视C臂以及3D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医师制定手术方案。

2、减弱感性因素,降低手术风险

在手术过程之中,一方面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到手术的完成度,另一方面手术团队之间的默契程度也同样会产生影响。而在应用外科手术机器人之后,人为的感性因素被大大降低。无论是辅助型还是主导型外科手术机器人都能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实施,降低了手术风险。例如在山西医科大学梁源的硕士论文中指出,经过研究,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较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降低术后总并发症、术后出血和术后胆瘘发生率。

3、精确手术操作,实现最小创伤

在手术的实施过程中,对于一些狭窄的解剖区常常考验着医师的技艺。同时,在手术过程中的创口,也因为医师的操作方便,往往不能达到最小。而手术机器人则能通过机械手和传感器,来高质量的完成。使得患者的创口更小,同时也减少了受感染的风险。最近,一段在网络上爆红的手术机器人给葡萄皮缝针的视频,也有效证明了这一点。

4、提高手术效率,多方同时“施工”

外科机器人的引入,能够解放医生的双手,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得医生的工作强度降低,另一方面能够使得人机可以同行,进行多方同时“施工”,来提高工作效率。在长时间的复杂手术中,外科机器人的作用能更为凸显。例如达芬奇(daVinci)手术机器人有4条臂,其中1条为摄像头,能够进行三维成像,而其余3条则可实施一般手术功能,如使用镊子、电凝刀、分离器、超声刀等。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外科手术机器人重构医疗行业,人类社会...
三星证实Note 8电池故障:电量耗尽手机...
花旗:苹果有望收购Netflix,交易金额或...
“电池门”发酵 苹果罕见道歉:中国区...
人民网评:“算法推荐”不能成为传播低...
中国互联网 30 年了,但任何尝试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