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6日讯(记者 曾瑞鑫)4月24日至25日,河北衡水中学举行第十届德育工作现场观摩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振民,原中银国际、中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西平,原水利部主任工程师李亚中,衡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崔海霞,衡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庆云,华东师范大学首批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玉琨,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理论导师、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刘毅玮,河北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工程实践导师、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校长娄延果等出席活动。来自河南、新疆、陕西、四川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600余名教育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齐聚衡中,共同交流探讨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会上,衡水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郗会锁作了题为“给学生终身难忘的、受益的教育”的专题报告,分享了衡水中学多元竞放的三点经验:
一是设精神特区,打造鲜明衡中精神。衡中教育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把学生的精神意志提升起来,让他们有家国情怀、有理想信念、有梦想追求、有志向抱负、有责任担当、有激情毅力,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奋斗中战胜困难、历练品格、超越自我、成人成才。
二是落实立德树人,培育特色衡中文化。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学校抓住了“德”,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衡中“三一六”德育体系,切实培养了能力,完善了行为,健全了人格,为学生未来的和谐发展奠基,使学生终生受益、持续发展。
三是实施精细管理,创造突出衡中业绩。衡水中学通过高站位决策,确定了管理的大格局与高品位;低重心运行,保证了管理的可操作性与时效性;近距离服务,形成了执行、评价反馈的闭环模式;走动式管理建,切实提高了细节与品质。整场报告理论高位,观点鲜明,操作可行,金句频出,引起了现场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共鸣,让“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唤醒鼓舞点燃”、“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的德育原则、衡中学子“八加一”特质、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等衡中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会上,陈玉琨教授对报告进行点评,他表示,郗校长的报告贯彻了如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关注了学生精神,抓住了教育本质。衡水中学在发展历程中为中国基础教育树立了榜样,应当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培育的学生应当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种兵,有社会担当,对国家负责,以坚毅的品质勇担历史重担。他指出,提升一所学校,首先要提升校园精神;提升一个教师,首先要提升价值追求;提升一个学生,首先要提升人生目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民族大事,衡水中学以及其他学校数以亿计的同学们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建设者、实施者、冲刺者,希望衡水中学坚持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的做法,继续引领、带动我国的基础教育,为实现百年目标做出贡献。
会上,李亚中先生作党史主题报告,为与会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爱国教育。他介绍了李大钊先生的革命事迹,并指出,李大钊先生为中国革命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培养了一代精英,他通过撰写文章激励广大青年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李亚中先生勉励同学们要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做一名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青年,为祖国强大和民族幸福学习奋斗;要知行合一,丰富自己的阅历,丰盈自己的思想。最后,李亚中先生提出期望,希望各位师生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以实际行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活动期间,学校还举行了2019级十八岁成人礼、2020级十大杰出学星竞选、第十三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展示了班主任技能、学生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精彩活动,以不同形式、从不同方面展现了衡中师生的青春活力和创新力以及学校的育人特色。
一位来自菏泽的老师说,通过此次观摩会,既学习到了严密但不失人性化的管理,又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认识了一个真实的衡中。一位来自湖南的老师表示,每次来衡中都有不同,不仅仅体现在校园环境风貌上,还体现学校的校园文化上和教育理念上,衡中的教育每年都在日臻完善。衡水中学的德育观念、教育思想、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很有特色,为祖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