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点半”,怎么办——来自湖南长沙的学校课后服务报告
■“课后服务”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的话
自2017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各地都涌现出了很多有创新的做法和举措,纷纷推出“官方带娃”的各种探索。从本期开始,基层新闻版策划推出“课后服务”系列调查报告,聚焦各地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和丰富课后服务的新实践。
“放学了,谁能来接我?”
短短8个字的简单一问,却成为近些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等各方都感到为难的一件事情。由此衍生出来的“三点半难题”、“银发族”接送现象、民间托管机构良莠不齐等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热点。
对此,湖南省会长沙,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主动担责,以学校为主体、在校内提供“三点半”课后服务;启动收费,引导家长合理使用公共教育资源;抓实细节,让课后服务的管理更加贴心;优化课程,提升课后服务的品质。
小收费,解决大问题
针对家长的“三点半”课后服务需求,长沙市雨花区曾经做过调研。有家长表示,不需要课后服务;有家长希望,学校提供“一对一”课业辅导;有家长提出,课后服务能否延迟到晚间七八点;有家长认为,课后服务要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主;也有家长说“只需要作业辅导”。
与此同时,学校内部也存在一些难题:课后服务不等于自习课,它同样需要教师付出劳动,进行备课、上课,这部分价值如何体现;不同课后服务项目,其师资、场地、器材、管理等都有不同要求,诸如聘请校外师资、添置必备器材等所需费用,从何而来……
为一揽子解决以上问题,2019年8月5日,长沙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共同发出《关于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在此前湖南省发改委、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基础上,结合长沙实际,并对照《长沙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作出了更加细致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