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这小a,你整大A干嘛?”“你都学了些什么了?”网络上不断有父母“厉声质问”“咆哮式”辅导孩子作业的视频,戳中不少家长的痛点。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提起“陪娃写作业”,很多家长五味杂陈。家住北京的晓丽是两个孩子的家长,看到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她总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破口大骂。
晓丽认为,家长有权利对孩子进行管教,“吼叫”是为了孩子“长记性”。
那么,父母“咆哮式”育儿属家庭暴力吗?父母不当教育孩子有法约束吗?两会中,有代表委员提议,要以家庭教育立法破解家长教育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咆哮、吼叫、责骂、数落都属于语言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有时候语言的暴力比动手更严重。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语言暴力是不允许的,对孩子来说,语言暴力和其他惩罚是一样的。”朱永新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心平气和,平等地对待。“孩子与父母有平等人格权,家长应以尊重孩子作为教育的前提。”
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标志着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家事”不再仅是家事,让家庭教育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