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产经 >

官方:支持乳品企业自建、收购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

中新经纬1月22日电 据农村农业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加强收购、运输重点环节监管和抽检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取缔不合格生产经营主体,保障乳品质量安全。

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达到4100万吨左右,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左右。规模养殖场草畜配套、种养结合生产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饲草料投入成本进一步降低,养殖场现代化设施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奶牛年均单产达到9吨左右。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形式更加多样,国产奶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方案要求,增加优质饲草料供给。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支持内蒙古、甘肃、宁夏建设一批高产优质苜蓿基地,提高国产苜蓿品质,推广青贮苜蓿饲喂技术,提升国产苜蓿自给率。推进农区种养结合,探索完善牧区半舍饲模式,推动农牧交错带种草养畜。全面普及奶牛青贮玉米饲喂技术,支持粮改饲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奶牛养殖大县。推进饲草料种植和奶牛养殖配套衔接,总结推广粗饲料就地就近供应典型技术模式,降低饲草料投入成本。

方案提到,引导产业链前伸后延。推进奶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乳品企业自建、收购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并通过与奶农相互持股、二次分红、溢价收购、利润保障等方式,稳固奶源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奶农在确保质量安全的条件下,依靠自有奶源有序发展乳制品加工,推动奶牛养殖向乳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拓展,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低温发酵乳、奶酪和民族特色乳制品,通过直营、电商等渠道服务当地和周边社区居民,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提升奶农市场地位。

方案指出,稳定生鲜乳购销秩序。支持奶业大县、企业和有条件的奶农自建乳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检测技术研发和资源共享,为奶农检测提供便利,做到节约成本,公平公正。加强国家级乳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支持一批奶业科研基础扎实、技术服务支撑能力强、区域服务能力强的生鲜乳检验检测机构设备提升。以构建公平合理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机制、保障乳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探索生鲜乳第三方检测,推动形成以质论价、公平合理的生鲜乳市场购销秩序。

方案明确,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完善乳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健全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等管理制度。强化源头治理,推进奶牛健康养殖,加强奶牛疫病防控,开展奶牛养殖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严格养殖环节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效率,优化奶业监管平台,加强收购、运输重点环节监管和抽检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取缔不合格生产经营主体,保障乳品质量安全。

方案提出,支持乳制品加工做优做强。用好“本土”优势,打好“品质”“新鲜”牌,满足差异化市场需求,研发生产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乳制品,避免过度包装,提高国产乳制品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奶酪加工技术攻关,加快奶酪生产工艺和设备升级改造,提高国产奶酪的产出率,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奶酪产品。提高乳清、蛋白浓缩物等奶酪副产品加工利用水平。开发羊奶、水牛奶、牦牛奶等特色乳制品。鼓励地方及行业协会注册区域公用品牌或申请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培育一批示范带动行业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影响力的国产乳品品牌。

方案提到,加强消费宣传引导。加大奶业公益宣传,扩大乳品消费科普,倡导科学饮奶,引导健康消费。普及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奶酪等乳制品营养知识,培育多样化、本土化的消费习惯。加大学生饮用奶宣传推广。支持奶牛休闲观光牧场发展,深化消费者对奶牛养殖的科学认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乳制品消费监测,研判供需形势。开拓“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模式,满足乳品便捷、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保障措施方面,方案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各地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金融资本、实施主体自筹资金等多渠道资金予以支持,财政补助资金可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项目任务予以统筹支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实施,加强与政策性、开发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对接,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基金等支持,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和参股等方式参与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压实地方人民政府项目实施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资金发挥实效。(中新经纬APP)

关键词: 质量安全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毕业旅行、电子产品……“后高考经济”...
爱奥乐医疗器械“违规生产”被罚3.5万元
单只羊平均利润300元左右 肉羊出栏价格...
银行高管受贿案牵出宝华集团房产贿赂、...
剑南春称与古井贡酒达成共识 自愿申请...
金山软件游戏业务下滑 办公软件业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