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2月18日电 (常涛)日前,某互联网企业裁员风波意外引发了公众对员工监控系统的关注与争议。这种系统“黑科技感”满满,不仅能监控员工是否在上班期间炒股、看娱乐视频,还能监测分析员工的离职倾向。对此,公众的疑问主要有两点:真的存在这种系统吗?企业这么干不侵犯员工隐私权吗?
回答这两个问题并不难。一方面,事实证明,这种监控系统是存在的,功能强大;另一方面,如律师所说,在不对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公开的前提下,公司使用软件监控员工工作情况合情合理,至少在法律层面没有被禁止。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公司可以肆无忌惮地监控员工上班期间行为,甚至浏览下招聘网站也被认定为有离职风险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律师所说,公司有必要、有义务事先告知员工,并且最好是书面告知。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员工对公司安装监控软件并不知情,在使用办公电脑或网络处理、传输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时,有可能使自己的隐私权遭受侵害。
当前,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工作与生活界限,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相融合,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相交叠,工作设备与个人设备也难以区分,“隐私”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出于提高管理效率的想法,使用技术手段监控员工工作期间表现,无可厚非,但这一定要在适度、透明的前提下进行。
透明,是要求公司部署监控前要告知员工。这样做,首先是保证员工有知情权,可以避免违反相关法律。其次,员工也可以有意识地规范工作中的行为。
适度,是提醒公司对监控的内容要有所限制,不要肆意妄为。事实上,即使提前告知,在工作场所施行监控也会严重损害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企业应努力通过支持员工或关怀员工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是用冷冰冰的“技术眼睛”,盯着员工是不是在上班期间看了眼炒股软件、刷了几分钟短视频……
当然,法律也同样没有禁止员工在工作期间使用办公电脑处理个人事务,如果公司确实侵犯了员工的个人权利,员工也必须拿起法律武器,追究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