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时间新开门店1151家,如今,疯狂扩张的海底捞不得不咽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11月5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海底捞新开门店数量分别为308家、544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299家门店,截至2021年6月31日,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关停约300家门店之后,海底捞的门店总数在1300家左右,仍是国内最大的连锁火锅餐饮企业。
海底捞还表示,公司不会裁员,将妥善安顿关停门店的员工及管理层。海底捞将为门店管理层提供其他发展机会,从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岗位管理和经营水平;普通员工将进行内部调配,充分尊重员工意愿,让其选择到其他门店上班。
但是,300家门店的员工几乎占到了海底捞全体餐厅员工的20%,即便转移至其他门店,也会出现员工过度饱和的现象。
海底捞还在公告中宣布,将开展“啄木鸟”计划,由海底捞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负责领导。该计划包括: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包括海外门店;重建并强化部分职能部门,并恢复大区管理体系;及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若门店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再规模化开设新门店。
同一天,海底捞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关心海底捞的朋友的一封信”,表示部分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源于2019年开始的快速扩张策略。具体表现在:部分门店选址出现失误;内部组织架构变革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来源:海底捞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