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的王某是河北省衡水市景县龙华镇岳王庄村的一位农民。据报道,3月12日早上,她骑着电动三轮车去集市卖菜。上午11时30分许,在离家三四里的青兰乡孙德厢村村口,横在路口的一根钢丝绳将她拦下,并导致她死亡。
飞来横祸,令人震惊和唏嘘。王某当时为何没注意到防疫卡点的钢丝绳,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在村口拉钢丝绳封村,而且无人值守,迟迟不撤除,本身就是一大安全隐患。而该村村支书辩解的“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用什么封村,也没有规定不能用钢丝绳”,更令人气愤。毕竟,人人都应该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逻辑:不管用什么封村,都应保证人的安全。防疫的目的,就是保护村民安全,而如果防疫措施本身就造成了村民的不安全,那么防疫也就失去了意义。
此前,疫情来势汹汹,全国各地都有村子采取了层层设卡、封村封路、阻断交通等“硬核”防疫措施,这种措施在当时而言确实是无奈之举,客观上也带来了明显的防控效果。但随着疫情的变化,一些特定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却未能及时撤除,就带来了一些“后遗症”。
针对封村封路等问题,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多次提出明确要求:2月15日,农业农村部等多部委发文,要求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对封村封路等不恰当做法要坚决予以纠正;2月21日,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坚决反对“一堵了之,一断了之,一律劝返”的做法;3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再次强调,“对于擅自断路的行为必须坚决依法纠正”……而当地为何未执行这些通知要求,不得而知。
同时,从当地的疫情形势看,也已经没有必要封村封路。根据河北省卫健委的通报,衡水市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8例,最后一名确诊病例2月23日就已治愈出院。2月29日,河北省发布疫情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名单,衡水市11个县(市、区)全部属于低风险地区。这种情况下,该地一些村庄依然迟迟没有撤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封村封路障碍物,也明显不符合中央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部署和要求。
疫情防控重在科学、精准,过度防控不是“硬核”,而是“硬来”,甚至会走向防控的反面。在村口拉钢丝绳,而且无人值守,除了给村民增添不便、造成安全隐患外,实际上起不到多大的防控作用。但是,如果有人因视力问题或粗心大意撞上去,则会造成像此次悲剧一样的惨烈后果。
复盘这起意外事件,也不难发现,意外背后有“人祸”的影子。尽管此次事件只是极端个案,但足以令人警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大敌,而导致农妇死亡的这根多余的钢丝绳,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个残酷注脚。
当前,我国疫情形势已经发生改变,湖北以外的各地也亟需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希望类似的防疫“后遗症”,能够尽快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