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热点新闻 >

炮制成果凑数?向“垃圾专利”说不 需要推进专业评价

据报道,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近日印发《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求在人才评聘体系方面,坚决杜绝简单以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为考核内容的情况,加大专利转化运用绩效的权重。在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方面,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大幅减少并逐步取消对专利授权的奖励,可通过提高转化收益比例等“后补助”方式对发明人或团队予以奖励。

《意见》中提到的这些要求,是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升专利等科技成果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切实举措。而要让这些举措得到落实,必须发挥专业评价的作用。

早在2011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就跃居世界第一,当年,我国受理了超过52万件专利申请。到2018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为154万件,占全球46.4%,连续8年位列世界第一。而据今年2月12日《日经新闻》发布的报告,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再生医学等10个类别的专利申请中,中国在10个类别中有9个排名第一。

但是,我国的专利却成色不高。据前述报告,在专利质量全球前100名公司中,有64家是美国公司。从专利转化情况看,我国的不少专利在申请完成和获得授权后,就被束之高阁,并没有进入转化阶段。专利“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

这次发布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科研项目结题、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励申报、创新城市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政策导向,出现了一些低质量专利、无应用前景的专利,也存在‘大而不优,多而不强’的矛盾和问题。这不但违背了科技创新的规律,而且偏离了保护创新创造的初心。简单来说,不少专利是为了晋升、考核、评价而“包装”出来的“垃圾专利”。

按照之前的申请专利奖励办法,发明人并不需要自己掏钱申请专利,花钱维护专利,都是由单位出钱,因此,发明人也就不重视专利的质量。可以说,之前的专利申请,都是数量导向。而要从数量导向转向质量导向,除了按《意见》的要求,由专利发明人承担一定比例的申请和维护成本外,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对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的评价机制,从之前的行政评价转向专业评价。

之前,之所以大多数申请者只看专利申请数,而不看专利是否有市场前景以及成果的实际转化情况,是因为评价由行政主导,追求的是“数量政绩”。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审中把专利数量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这和把发表论文作为指标一样,都是把学校要完成的政绩指标分解到教师和科研人员身上。

只有推进专业评价,在对科研成果和科技人员进行评价时,更重视以专业标准评价成果本身的创新价值,才能引导科研人员把精力用在研究上,而不是包装、炮制成果凑数。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跨村联建产业园 推动文旅融合规范化促...
各路豪杰抢滩气泡水市场 各品牌谁能笑...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汽车零部件企业能...
我国共有4.6万家保险经纪相关企业 保险...
核桃编程频繁电话 短信骚扰用户被多次...
小电科技2020年净利亏损1.1亿元 分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