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热点新闻 >

冒充高富帅诈骗女大学生 “表白墙”不应被破坏

据扬子晚报报道,近日江苏苏州一名女大学生陈某在“表白墙”上结识男友,不过这个以“高富帅”示人的小伙,其实有着劣迹斑斑的过去。2019年1月,余某先后在多所高校“表白墙”上发布“征女友”的信息,因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够好听,他在网上均以“陆亦飞”自称。为了让自己更有“吸引力”,余某还用网上搜到的照片将自己包装成大学在读的“高富帅”,在假意与陈某发展为男女朋友后,以需要生活费、看病、吃饭等理由骗取钱财共计人民币4462.53元。

发生这样的事情,固然有受害者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因素,才给了骗子可乘之机。然而本是社会人士的余某,却能在“表白墙”上堂而皇之的伪装成该校在校学生的身份进行诈骗而不被识破,这不得不让人思考,高校“表白墙”的防线,也未免太薄弱了。

近年网络校园“表白墙”风靡全国高校。从一开始只刊登表白、征友、吐槽信息,发展到招租寻物、拼车求购……不知从何时开始,高校的“表白墙”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万能墙”。但正如其他风靡一时的社交平台一样,随着用户基数增大和服务品类增多,校园“表白墙”也难免逐渐产生所载信息泥沙俱下的情况,而隐患重重的信息环境,往往是诈骗活动的温床。

放眼近年来发生在校园“表白墙”上的诈骗案件,除了上述事件一类的以恋爱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例,还有诸如偷拍泄露隐私、散布虚假信息甚至涉嫌传销诈骗的案例发生。2018年8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接到将近30多名学生反馈被学校表白墙传销式诈骗,该校表白墙账号在QQ空间中发布了一个双倍返利推广活动,参加的学生只要扫码转账,三分钟内会有双倍返利。最终参与的将近30多名学生共被骗5万多元。

除了学生涉世未深,判断力不足之外,薄弱的信息审核防线更是“表白墙”频被攻破的根本原因。高校“表白墙”作为新兴网络社交形式,优先为本校学生服务,其营造的同龄人互帮互助的轻松氛围,和具有实时性的互动特性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且账号挂着学校的名头,学生们往往潜意识里对其所载信息予以信任。但归根结底,目前的高校“表白墙”大多只是学生们自发组织建立的个人账号,平常也只是学生自己在管理运营,缺乏专业的审核机制和信息甄别能力,这些都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有媒体调查,在向这些大学“表白墙”投稿时,只需要添加账号留言即可,不会对发布者身份信息和发布内容进行详细审核。

由此看来,规范“表白墙”运营,应当适度地引入高校官方的力量,利用校方的平台和能量,才能对参加人员身份资质、信息来源进行有效的审核并给予适当提醒,保护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这样也能够增强账号的权威性和官方性,让高校“表白墙”真正成为一堵可信可靠的牢固之墙。

当然,保护需适当,干涉宜有度,年轻人的自留地不应被破坏,在尊重、维护“表白墙”浪漫、开放、互助的生态的前提下,保证学生免收不法分子的侵害,才是其发展的正途。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跨村联建产业园 推动文旅融合规范化促...
各路豪杰抢滩气泡水市场 各品牌谁能笑...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汽车零部件企业能...
我国共有4.6万家保险经纪相关企业 保险...
核桃编程频繁电话 短信骚扰用户被多次...
小电科技2020年净利亏损1.1亿元 分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