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热点新闻 >

流转税改革还有很大空间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房产税离落地的日子越来越近了。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宣布,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000061,股吧)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此次降税正值中美发生贸易争端、外部需求预期回落之时,有利于提振投资和消费内需,稳定整体经济。从长期角度看,这也是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动作。目前我国以房产税为代表的财产税占总税收比重可以忽略不计,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收入占到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这种畸轻畸重的税制结构显然应该改革。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是与经济落后、普遍缺乏个人财产的情况相适应的,而现今经济情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拥有财产的多寡已取代收入高低成了居民财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继续过度依赖流转税客观上让低收入人群承担了更高税率,因为他们的消费占收入比例要比高收入人群高得多。税种畸轻畸重还十分不利于实业经营,刺激各种财产投机行为。在开放环境下,流转税过高还隔离了内外市场、扭曲价格机制,使本土消费市场与国际市场脱节,极大地增加交易成本。

降低总税负水平和大刀阔斧调整税收结构是税改的两个轮子。降低1个点的增值税率仅仅是改革第一步,未来随着财产税开征落实,增值税还有必要进一步降低,甚至降到1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是可行的。

消费税作为流转税的另一个大类,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政府取消或降低了一些商品的消费税,但征税对象仍显偏宽,随着经济发展,一些原来被视作“奢侈品”而课以税收商品事实上已变成了日常消费品,如化妆品、汽车、摩托车、电池等,有些虽然仍属高档消费品,如高档手表、珠宝,但征收的税率明显高于国际水平。这些都有必要进行调整。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却几乎未被讨论的问题,那就是是否应该用发达国家通行的商品与服务税(GST)来取代当前的增值税。GST与增值税都是流转税,但两者各有优劣。增值税的优势是逃税很难,但征收成本远远高于GST,因为它要在每一个增值环节征收,一件商品从原材料到终端消费者手中很可能要征收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全社会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税法遵循成本,对中小企业来说这项负担更显沉重;而GST只在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这个单一环节征收,税法遵循成本无疑要比增值税低很多,GST还非常容易进行定向的减免,以达到照顾弱势群体和实现其他特定的目标,如食品、婴幼儿用品等只需在最后一个环节免税,而实行增值税则很难进行类似操作。GST的缺点是逃税更容易些,但目前我国的税收信息系统和征管水平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完全有能力解决漏税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现在已经可以将GST取代增值税作为下一步税改的研究课题。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跨村联建产业园 推动文旅融合规范化促...
各路豪杰抢滩气泡水市场 各品牌谁能笑...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汽车零部件企业能...
我国共有4.6万家保险经纪相关企业 保险...
核桃编程频繁电话 短信骚扰用户被多次...
小电科技2020年净利亏损1.1亿元 分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