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啦!辛辛苦苦忙碌一整年,很多周围的朋友早已按耐不住驿动的心,准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春节旅游了。说到旅游,自然就涉及住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民宿”这一选项?
前不久,素有“微博最火心目中的故乡”美誉的山西第一众筹民宿“垚”,正式破土动工。一时间,把几年来断断续续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民宿”一词带上了热搜。
不过,建一家民宿也挺贵的,而且民宿项目当前从银行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较小,于是“民宿众筹”走到了台前。
来看典型案例——2017年11月,由薛蛮子个人推出的民宿品牌“蛮子民宿·京都”众筹项目,在众筹平台一经上线,短短1秒抢光,8分钟即实现超募。
说到这里,您可能开始有点印象了。其实,民宿众筹听起来高大上,与我们的距离却没那么远,比如在大家的微信群或者朋友圈,有不少朋友看到过各式各样众筹民宿的号召消息。
笔者就曾在朋友圈“偶遇”了一个苏州的民宿众筹项目,开出的条件同其他民宿项目也大体一致:
(1)投资门槛相对不高:
10000元起投;
(2)收益较高:
年收益率7%-9%;
(3)其他福利:
本地游玩时,免费入住民宿。
老实讲,当时我就心动了,但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还是没(mei)有(qian)投资。所幸,最近因一次契机,笔者深入研究了一下“民宿众筹”,发现这类看似条件优越的众筹民宿投资项目,有些前景着实不怎么靠谱。为什么呢?且听在下一一分解。
“民宿众筹”凭啥吸引投资者?
看到“民宿众筹”,人们最先联想到的是“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名词,以此类推,民宿众筹也就是在时下众筹热潮中衍生出的“众筹+”概念之一,看似新颖,实则背后有着“众筹+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行业必然因素。
单从投资角度看,普通投资者投资民宿众筹项目,最看重的因素是——较高的收益率。而民宿项目收益率吸引潜在投资者的原因一般有两个:
其一,真实。
比起有些平台夸张的“30%+”年收益率,10%左右的收益率倒是让人放心,而且众筹的结果以民宿(固定资产)的形式体现,起到了良好的心理保底作用。
其二,旅游行业景气度。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消费升级的时代里,许多十几年前的“奢侈品”正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便包括旅游。放眼周围朋友,几乎每个人都有旅游的经历与诉求,让我们感觉旅游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因此,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民宿不是也应该很“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