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环球经济 >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争抢中国市场

  国际评级机构正加速筹划在中国的独资经营事宜。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对外开放持续加速,外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准入放开,中国作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标普、穆迪、惠誉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不过,独资经营申请能否获批、进入中国后是否会水土不服,仍有诸多未知待解。

  有备而来

  6月26日,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发布消息称,日前外资司相关负责人应约会见惠誉全球业务拓展与客户关系管理团队主管Mark Oline一行,听取公司发展历史、亚太市场战略、评级方法论等内容,并就当前境外债券市场情况、企业外债有关政策、外债风险防范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惠誉是与标普、穆迪齐名的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之一,是三者中唯一的欧资背景国际评级机构。5月25日,惠誉曾表示,正计划向监管机构申请执照在中国独立运营。

  今年3月末,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行业组织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信用评级机构在境内开展债券信用评级业务,协会将对申请注册的评级机构开展市场化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规则》出台标志着我国正式接受境外评级机构注册,国际评级机构可以根据《规则》要求提交申请及所需材料。实际上,《规则》是对2017年央行第7号文件的具体落实。第7号文件对符合条件的境内外评级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业务予以规范。彼时,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央行正在对境外评级机构在境内执业的具体形式进行研究。

  在此之前,2017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正式对外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在服务业领域取消了“资信调查与评级服务”的外资准入限制,为评级行业对外开放提供了制度基础。

  “三国演义”

  此前,国际评级机构在中国经营只能采取合资方式。惠誉在中国的合作方是联合资信,穆迪则持有中诚信国际30%股权,标普虽未持有中国本地评级公司股权,但与上海新世纪资信建立了合作关系,主要在技术和培训方面提供帮助。

  而随着中国对国际评级机构独资经营的逐步放开,上述三家公司开始加速筹划在中国独资经营的事宜。今年1月,惠誉宣布,已向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出售联合资信49%股权。但将手中的股权悉数卖出并不意味着惠誉将退出中国,恰恰相反,惠誉评级发言人表示:“中国监管环境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考虑及评估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本地和全球资本市场的需求。”

  除惠誉外,穆迪投资者服务方面此前也表示,正在研究适宜的方案。穆迪方面称,“愿为中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我们认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近期发布的规定是有利于市场发展的又一举措”。而在今年5月,标普在一份声明中就表示,计划在中国成立自己的独资公司,该公司将以新设方式设立并运营,相关计划已经告知中国监管机构。

  对此,东方金城评级副总监俞春江表示:“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已经正式开始受理新评级机构的注册评价申请,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以设立独资公司方式申请注册评价在预料之中。”

  根据中债登与上清所的合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我国银行间市场总托管量达到47万亿元,债券市场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列第三。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表示,信用评级是关乎债券市场发展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防控金融风险”主基调下,其信用风险揭示作用的重要性凸显。

  水土不服

  入华大门已开,想要分杯羹却并不容易。由于国际三大评级标准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差异,价值信用评级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巨大,不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国内市场,在接受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标准方面仍需要时间。

  据了解,评级机构主要以发行人付费模式为主,即拟发行债券的公司支付一笔费用,要求评级公司通过评级模型给予其一定等级的信用评级。评级高低决定了债券发行的利率,信用等级越高,融资利率越低。

  但在评级费用方面,国际评级机构通常每单在90万元左右,中资评级机构一般每单不超过25万元。价格上的巨大差异也可能导致国际评级机构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不过,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模型等技术较为先进,在数据、人才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优势。一旦这些机构进入国内评级市场,与国内评级机构同台竞争,也将倒逼国内机构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联合信用评级公司高级分析师何苗苗在一篇讨论评级机构经营模式的报告中称,目前国内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内容过于雷同,多是对评级对象现有状况的表述,缺少各机构独有的实质性风险判断。相较于审计、法律和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国内评级报告所体现的投资参考价值相对有限。

  这同样也造成中国评级行业公信力弱。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目前中国十大评级公司共发出10267份公司主体信用评级,A类评级以下的公司只有589家,占比仅5.7%。穆迪、惠誉、标普一般会将A类评级给予财务和经营状况安全的公司。

  而目前,中国评级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评级级别“虚高”的问题,北京商报此前曾报道,今年1月初,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因在评级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不严谨,收到了上海证监局的警示函;同年2月,大公国际资信因内部管理存在缺陷、财务管理独立性不足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肖涌刚/文 代小杰/制表

  放开外资评级机构准入大事记

  2017年5月12日

  财政部在官网发布的《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提到,中方将允许在华外资全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信用评级服务

  2017年6月28日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修订)》,在服务业领域取消了“资信调查与评级服务”的外资准入限制

  2017年7月3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7年第7号公告,明确境内外评级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业务的要求

  2018年3月27日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规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信用评级机构在境内开展债券信用评级业务

(责任编辑:华青剑)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希腊债务创新高 财政重新恶化或将再次...
美股三大指数止步四连涨 苹果发布iPhon...
欢瑞世纪3年1期现金流为负 2亿股质押到...
迫切寻求资金支持、但又不愿拿股份换援...
美商务部对华为临时通用许可证公开意见...
大手笔!爱马仕古驰香奈儿相继停工 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