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环球经济 >

四川旅游经济强省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丹巴甲居藏寨民居 (四川省旅游发展委供图)

刚刚过去的2017年,四川旅游有“震”更有“振”。一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的悉心指导下,全省旅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治蜀兴川”总体方略,努力克服“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8·8”九寨沟地震等重大灾害不利影响,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全省旅游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中取得新成效:全年实现旅游收入8923.06亿元,同比增长16.1%,接待入境游客336.17万人次,同比增长9.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瞄准万亿目标的2018年,四川旅游产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今年,四川旅游业朝着万亿产业集群的目标迈开大步。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用“幸福与美丽”产业的初心,为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全省旅游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全域旅游为引领,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近者悦、远者来”的愿景。突出抓好乡村振兴战略与旅游扶贫;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建设;实施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这四方面的重点任务,2018年努力将旅游业建成万亿产业集群。

黑水羊茸哈德村民宿 夏雪东尔摄

A

深入实施旅游扶贫

将“美丽幸福产业”进行到底

2017年,四川省“四大片区”旅游扶贫中心工作首战告捷,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旅游扶贫“万企帮万村”扎实推进,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项目、理县浮云牧场、黑水县七彩甲足、红色昌德、羊茸哈德、昭觉县“悬崖村·古里大峡谷”等成为区域旅游扶贫样板。全省乡村旅游收入2283亿元,同比增长13.3%,相当于为全省6646万农民人均增收贡献403元。省级旅游发展资金重点支持86个县实施旅游产业扶贫,占全省有扶贫任务县的54%。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全年有509个旅游扶贫重点村退出,带动3.7万户贫困户12.6万贫困人口受益。

今年,全省旅游业仍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好旅游扶贫,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省旅游发展委将制定并实施《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2018年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建立旅游扶贫运行监测机制,重点推进阿坝、甘孜、凉山等12个市(州)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区和示范村创建,全年力争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5个、旅游扶贫示范村108个、乡村民宿达标户1000户。

“以观光为基础,以过夜为核心,以休闲体验为主体”,乡村旅游精品培育工程将推进乡村旅游和“三农”深度融合,让游客来到乡间,能住上高品质酒店,能体验到不一样的风景,还能带走美好记忆与农特产品。为此,全省将开展中国度假乡村、国家现代农业庄园、特色村寨等创建,打造一批特色村,建设提升100家精品民宿,新增乡村旅游合作社100家,并持续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农林牧渔等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推出《四川省乡村旅游商品目录》。未来,游客们将看到,更多农副土特旅游商品销售体验中心将分布于全省的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游客集散点。

2015年,全省首批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赴台学习,成长为全省乡村旅游建设的主力军。2017年,400名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赴台学习。今年,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将有更多学习的机会,除了境外学习,还有全省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现场培训推进会等,以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乡村旅游实用技术人才。

今年,全省还将构建以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产品为龙头、乡村生态旅游和康养生态旅游为骨干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推进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四星级和五星级森林人家、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区创建管理工作;举办千村万景生态旅游招商大会、千村万景生态旅游商品展销会等系列活动。

阳光下的西昌邛海 黄伟寿摄

B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旅游+”战略

将开放与创新进行到底

如何把握好“旅游+”战略,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好产业融合之路?2017年,全省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为载体的旅游企业与项目展层出不穷。四川省新增了1个5A级景区、25个4A级景区、7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3个国省级森林公园、1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2个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推荐上报了华蓥山、宝山2个生态旅游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展第五批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工作,出台《四川省“十三五”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战略。对标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要求,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不断弥补四川省旅游公共服务实施建设短板。加快通往红色旅游景区的干线公路主通道建设,14个红色旅游公路项目纳入《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

今年,“旅游+”的内容将更加丰满,除了以“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教育、旅游+工业”的创新发展外,还与行业标准、文化、园区创建等积极融合,抓住旅游、旅游化、旅游产业三个维度,以创新驱动打造四川旅游经济的升级版。

全省将出台《全省旅游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建立重点旅游项目考评推进制度。制定并实施《四川省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四川省工业旅游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联合出台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省级旅游产业园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科技旅游示范基地等认定标准。并实施《四川省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一批行业标准及省级旅游产业园区认定标准,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双向、多向渗透融合,促进全省优势旅游资源转化,加强旅游投融资促进,继续实施旅游投融资“双千亿”工程。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希腊债务创新高 财政重新恶化或将再次...
美股三大指数止步四连涨 苹果发布iPhon...
欢瑞世纪3年1期现金流为负 2亿股质押到...
迫切寻求资金支持、但又不愿拿股份换援...
美商务部对华为临时通用许可证公开意见...
大手笔!爱马仕古驰香奈儿相继停工 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