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8年,全球再平衡和法国等国的改革获得新进展,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高涨,经济有较大概率延续回暖。经济的回暖将使得各主要央行货币政策逐渐收紧,利率水平面临向历史中枢回归的长期趋势,对于资本市场估值的抑制作用将在2018年逐渐显现。
中国深化结构调整,对世界产生风险溢出效应
2018年,中国呈现出鲜明的严监管、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倾向。通过确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可能造成2018年短期经济数据波动加大。对华出口依赖度较高的亚太新兴市场、大宗出口国、日本、甚至欧洲部分国家,都不同程度地会受到影响。2018年可相对向美国、欧洲等对华出口依赖度相对更温和的、大宗商品净进口国倾斜。
权益资产仍是配置重心,但面临风险因素增多
2018年经济活动继续回升仍是大概率事件,但对海外权益资产的影响趋于复杂。一方面,经济活动回暖将推动企业收入增长,支持其表现;另一方面,若出现过热迹象,或央行对金融稳定担忧加大,货币政策中性化加速,可能对部分已经偏贵的权益资产产生估值挤压。在再通胀的宏观环境中,我们维持权益资产优于债券资产的基本判断,但随着通胀和利率风险逐渐临近,投资者应增加配置一些通胀保护类和绝对收益类资产,以对冲相关风险。
多种抗通胀类资产对组合可起到保护作用
随着经济不断回暖,通胀和利率攀升成为全球市场最大的风险因素,传统股债组合的市场波动可能会有所放大。此时增加一些估值相对合理,且在通胀环境中表现较好的资产类别,将对组合起到保护作用,包括全球能源板块(2017年相对跑输整体股市,目前估值较为合理)、房地产板块(美国房屋租金的上涨速度明显快于其它消费板块),以及通胀保护类固定收益证券、贵金属等。
海外固收配置应侧重短久期、浮动利率及新兴市场品种
当前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为2.5附近,尽管利率偏低,美债的配置价值仍然无可替代,当前应采用短久期、浮动利率品种等工具来抵御利率水平长期上升的压力,TIPS等通胀保护证券也是不错的选择。新兴市场债是另一个值得观察的市场。目前中资美元债平均收益率水平约为4.2%,其中地产债的收益率平均接近6%,如果承担一部分风险,持有较短期的中资房地产企业债,可获得更高的信用风险溢价。
对冲基金应侧重股票多空及事件驱动策略
对冲基金在牛市时无法跑赢市场,但在股市风险较高时,可以较好的对冲风险。明年美股市场波动料将会加大,可以适当增配对冲基金。在美国税改及基本面向好的预期下,预计2018年市场风险偏好依旧维持高位,优先推荐Beta属性略高的股票多空及事件驱动策略。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股票:中性,适度高配欧洲股票
美国股市估值也进一步升至历史高位,与其它市场的估值差愈发明显。考虑到明年通胀和利率面临上升压力,估值继续扩张存在约束;2017年欧元区股市盈利增长强于美国,但下半年以来表现相对落后,估值较美国的折扣扩大,而利润和经济动能目前看来保持积极,ROE仍有回升空间。日股和新兴市场对中国依赖度较高,维持中性。
债券:适度低配,对新兴市场债保持中性
新兴市场美元债的利差已经收窄了两年,但仍未像发达市场债市那样接近历史极端水平,估值空间相比之下更大,也能对通胀风险有更好的对冲功能。
另类:适度高配
房地产投资受益于通胀和利率上行的环境中,净租金收入增速与通胀同行。商品中,若2018年OPEC限产计划能够延续,将助力石油的供需再平衡,油价有望在需求推动下继续温和上行,较之原油商品,2017年跑输大市的美国原油板块股票可能是更高的投资标的;另外在通胀压力上升的过程中,黄金的抗通胀及避险属性使其在组合中配置价值上升。美国税改及经济基本面向好的预期下,预计2018年对冲基金的表现有望延续。鉴于股票多空和事件驱动策略历史上在市场风险偏好较高时表现较好,优先推荐这两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