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环球经济 >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汇聚上海共论中国经济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汇聚上海共论中国经济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汇聚上海“瑞银诺贝尔视角”论坛

瑞银集团(UBS AG)9日在上海举办“瑞银诺贝尔视角”论坛,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对中国经济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中期来看,中国经济保持6%左右的增速是合理的”,因“机制设计理论”与里莱昂尼德·赫维奇、罗杰·迈尔森一起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埃里克·马斯金说:“中国经济从以前10%以上的增幅放缓至目前的6%左右。通常发展中国家经济在‘追赶期’高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则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其经济预期就会放缓,中国也是如此”。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逐步转向由市场来主导,埃里克·马斯金建议中国在此方面更加放开。谈到中国“去杠杆”,他认为,中国的债务主要由政府和国企持有,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仍应该关注“去杠杆”。

论坛现场有听众提出“中国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不明显”的观点,著名“经济动力学”专家、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拉尔斯·彼得·汉森对此表示,资本市场并不能体现整体经济,它只反应整体经济中很小的一部分。

拉尔斯·彼得·汉森称,中国市场有其自身的特点,政府非常关注金融的波动,他们对金融市场的运作非常有信心。中国金融领域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比如对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私营企业进行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

“中国经济过去的快速增长,资本市场肯定发挥了作用,未来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010年因针对失业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则如此表示。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指出,几年前,中国经济还是由劳动密集型行业主导,如今则致力于自动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中国的一些公司在此领域已经闻名国际。他建议中国在科技研发、创新的同时,对国有企业和金融领域实行更为开放的政策。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希腊债务创新高 财政重新恶化或将再次...
美股三大指数止步四连涨 苹果发布iPhon...
欢瑞世纪3年1期现金流为负 2亿股质押到...
迫切寻求资金支持、但又不愿拿股份换援...
美商务部对华为临时通用许可证公开意见...
大手笔!爱马仕古驰香奈儿相继停工 欧...